请选择 目标期刊

恶性肺结节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64 浏览:392

满君1 张晓梅2 宋龙飞3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恶性肺结节的相关基因,为恶性肺结节诊断和治疗提供靶点。方法从GEO (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08375和GSE27489,利用GEO2R筛选恶性肺结节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关键基因模块,筛选恶性肺结节关键基因。运用UCSC和ONCOMINE数据库中的临床组织样本验证靶基因与肺癌的关系。结果初筛出62个DEGs,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受体激活、信号转导等方面存在显著富集。共筛选出ITGB2、RAC2、CD44、PECAM1、HCK、DOCK2、WAS、MYO1F、AIF1 9个恶性肺结节靶基因,经临床肺癌组织样本验证靶基因在肺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9个靶基因,表明其可能是恶性肺结节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靶点。

干预创周治疗慢性溃疡及护场理论初探 下载:43 浏览:254

牧晶1 牛少辉1 曹建春2 郭丽媛1 代红雨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慢性溃疡是临床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其治疗手段仍然只是停留在创面干预上,对创周的干预治疗关注甚少。基于对慢性溃疡的中西医认识,结合中医护场理论依据和干预创周疗法在慢性溃疡中的实践应用,认为慢性溃疡护场是其创周局部的"瘀滞"现象的统称,临床干预创周护场可以加速创面修复愈合,并佐以验案初步探讨护场理论对慢性创面治疗的指导作用,以期转变传统的治疗思维,使创面与创周的干预治疗并重,发挥中医护场理论在创面组织修复中的指导意义和独特优势。

柴贝止痫汤及其主要入血成分柴胡皂苷a对癫痫模型大鼠卡马西平脑内分布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08

孙江燕1 刘冲冲2 袁斯远1 王潇慧3 刘金民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柴贝止痫汤及柴胡皂苷a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及模型组、卡马西平组、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19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侧脑室注射海人酸制备癫痫大鼠模型。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d),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给予柴贝止痫汤0.5 ml/(100 g·d)和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d),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给予柴胡皂苷a混悬液0.25 ml/100 g和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给药60天后比较各组海马P糖蛋白、Mdr1a mRNA表达及全脑卡马西平(CBZ)、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CBZE)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马西平组、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dr1a mRNA表达较空白组升高。卡马西平组的Mdr1a mRNA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空白组、模型组MDR1a mRNA表达分别为卡马西平组的0.36倍、0.87倍。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较卡马西平组Mdr1a含量降低(P<0.01),为卡马西平组的0.14倍。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CBZE含量升高(P<0.01),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E含量降低(P<0.01),且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CBZE含量均降低(P<0.01)。结论柴贝止痫汤联合卡马西平可降低癫痫模型大鼠海马Mdr1a/P糖蛋白表达,促进CBZ、CBZE入脑,对CBZE作用突出,柴胡皂苷a在其中不发挥主要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