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应用2013年ASCO/CAP指南对Her-2IHC2+乳腺癌患者进行Her-2FISH分类 下载:53 浏览:396

刘思诗 陈可心 耿敬姝 《肿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2013年ASCO/CAP指南对IHC2+乳腺癌患者Her-2FISH分类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173例Her-2免疫组化2+的乳腺癌患者的Her-2基因的状态并应用2013年ASCO/CAP指南的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2007年检测指南相比,使用2013年检测指南使36例患者发生了变化,取得了较高的阳性率(28.3%vs.23.1%)和不确定率(16.2%vs.4.0%),阴性比例下降(55.5%vs.72.8%)。[结论 ]2013年指南的使用提高了阳性率和不确定患者的比例,从而提高了Her-2靶向治疗的病例数。FISH对于IHC2+的患者能够起到最后分类的作用,而17号染色体多体在FISH不确定的患者中占很大的比例。

紫粒小麦核型及45S rDNA位点分析 下载:67 浏览:491

王妍君1 秦文艳2 郝柳岸1 王秀元1 马有虎1 刘玉玲1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建立紫粒小麦的染色体核型,明确紫粒小麦45S rDNA位点的数量与染色体分布,为育种应用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制备紫粒小麦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软件进行图像采集、染色体长度测量分析,获得紫粒小麦的核型;以45S rDNA为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其在紫粒小麦染色体上的数量和分布特点。[结果]紫粒小麦的核型特征为2n=6x=42=34m(2SAT)+8sm(2B),染色体上具有3对位于较长染色体臂的近端部45S rDNA杂交位点。[结论]紫粒小麦为六倍体(2n=6x=42),具有不对称的进化属性2B型;在染色体组上有3对45S rDNA位点分布在3对不同染色体,为深入研究紫粒小麦的系统分类提供了细胞学资料。

基于Fisher判别的小型工业企业债信评级模型及实证 下载:46 浏览:223

潘明道 周颖 迟国泰 孟斌 《当代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以中国某商业银行1814个小型工业企业贷款客户数据为样本,根据指标对违约状态鉴别精度的影响程度进行第一次筛选,保证遴选出的指标对违约状态鉴别能力都有显著影响;根据准则内相关分析进行第二次筛选,避免遴选出的指标反映信息重复,构建了一套能显著区分小型工业企业违约状态的评级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根据有、无特定指标两种状态下、Fisher判别对违约状态鉴别精度的提高或降低,反映特定指标对违约状态的影响程度,剔除对违约状态的判别精度没有影响或有降低影响的指标,保留可以显著提高违约状态判别精度的指标,完善了现有研究遴选指标的标准与违约状态无关的不足。二是在相关系数大于0.7的两个指标中,根据对Fisher判别精度影响程度越大、这个指标区分违约状态能力越强的思路剔除对Fisher判别精度影响程度较小的指标,避免了现有研究在剔除冗余指标时、对违约状态影响大的指标可能被误删的不足。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下载:67 浏览:440

蔡竞1 王万良1 郑建炜1 罗志坚3 申思2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是基于子空间降维技术的无监督增量学习方法.文中将Fisher判别分析思想引入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中,提出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利用初始样本训练的先验信息,通过索引矩阵对新增系数矩阵进行初始化赋值.然后,将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目标函数改进为批量式的增量学习算法,在此基础上施加类间散度最大和类内散度最小的约束.最后,采用乘性迭代的方法计算分解后的因子矩阵.在ORL、Yale B和PIE等3个不同规模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长江上游鱼类环境DNA通用引物的选择与验证 下载:76 浏览:486

吕宏森1 王安香1 董智玲1 闫卉果1 龚志韬1 刘嘉豪1 姚维志1,2 何文平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为了选择出适合使用eDNA技术对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进行研究的通用引物,本研究选择10对扩增序列位于12S rRNA、16S rRNA、Cytb和COⅠ基因片段的常用引物,分别为Mifish-U、AcMDB07、Teleo、12SPv、Fish16S1、Ve16S1、PSI、G、VeCB1、FishCB,对长江上游常见的32种鱼类和3种其他水域鱼类肌肉组织提取的DNA扩增。结果显示,有6对引物均能扩增出全部35种鱼类,但引物Mifish-U的扩增效果最好。进一步使用引物Mifish-U对长江上游屏山县、涪陵区和巫山县3个采样点的水样e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80种鱼类,包括本研究使用的32种长江上游鱼类,其辨别度较高。使用引物Mifish-U对室内养殖3种鱼类的水样e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后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和鲤的生物量与序列数相关性显著,引物Mifish-U进行eDNA定量分析的潜力较大。研究表明,引物Mifish-U更适合作为eDNA研究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的通用引物。本研究可为利用eDNA技术监测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的引物选择提供参考。

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C带及rDNA序列的FISH定位 下载:91 浏览:488

周贺1 徐其征1 高养春2 张蕊1 李霞1 庄子昕1 梁雨婷1 李雅娟1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的染色体C带包括臂端C带和着丝粒C带,没有发现臂间C带。M染色体只有1号染色体既有臂端C带又有着丝粒C带,但臂端C带均比着丝粒C带大,信号也比着丝粒的强;而其他M染色体及SM染色体、T染色体只有着丝粒C带。FISH分析显示,核糖体5.8S+28S r DNA清楚地定位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三簇杂交信号。该结果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层面进一步证实了杂交三倍体泥鳅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遗传三倍体。

浅析《沉没之鱼》中的幽灵叙事艺术 下载:104 浏览:2048

雷丽琼 《当代艺术》 2024年12期

摘要:
《沉没之鱼》(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2005年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故事描述了一群美国人从中国丽江开始,穿越中缅边境到缅甸的旅途中遇到的离奇事件、风土人情和文化冲突,表达了作者对别人不幸和苦难的同情和关爱。本文试图走出以往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重文化轻文学的狭隘局面,将以德里达的“幽灵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沉没之鱼》相关内容研究的现状,从幽灵叙事艺术角度解读《沉没之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