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如何探索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将过程性评价逐步融入到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去,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当代合作学习理论的开创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指的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及同伴的学习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启发、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高中化学理论性内容、探究性任务、实验操作都比较多,学生如果沿袭初中学习化学的方式,依赖课堂、依赖教师、依赖记忆,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也能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非常适合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应用。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用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一部分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放任学生自由学习,对评价的目的和功能认识不足,对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没有掌握,因而,小组合作学习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优势也并未得到突显。而在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采取合理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有效克服上述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过程性评价最初是由美国评价专家斯克里芬(M.Scriven)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我国学者高凌飚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几种过程性评价的主要观点之后认为:“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进行全面评价。”由此可见,过程性评价非常符合《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建议和要求,如“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将过程性评价应用在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既能促进个人学习,又能促进小组成员互助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过程性评价在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一)自主学习课中的过程性评价
自主学习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尝试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参考答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的教学为例,自主学习课前 20 分钟,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完成“知识导学”大部分内容,有能力的同学还可完成“问题探究”的部分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之后的 20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探究”部分内容,教师在巡视指导时可参与小组讨论,及时对学生表现进行口头表扬与批评指正,发现学生讨论中的亮点,在延伸学习课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最后 5 分钟,依据教师给出的问题答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并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出评价。
(二)延伸学习课中的过程性评价
延伸学习课多采用问题教学法,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先给组内成员一定的讨论时间,然后要求学生展示自己问题解决的方案,可由小组派出代表来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及时、客观地作出评价,根据问题难度及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不同分数,该得分不仅是对发言人的评价,更多的是对小组整体的评价。同样以《盐类的水解》为例,展示延伸学习课中的问题设计及奖励分值安排。在调查中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善时,本组同学马上会有人补充回答,出现了主动回答问题的现象。在讨论解决“如何设计实验验证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课前准备了两种方案,而学生给出了三种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师同时及时给予了表扬及奖励。在延伸学习课中实施过程性评价,这要求教师课前的准备必须更加充分。我们需要把整节课的知识设计成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阶段总结中的过程性评价
每完成一章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填写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评价量表,邀请自己小组的另外五名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第一次互评后,学生对互评的心理感受,部分学生表示心理上不适应,为此,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将教学评价视为诚心帮助自己的朋友,养成积极对待教学评价的良好习惯,理性、辩证地对待同学提出的不足,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经过引导,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这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改进起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小组同伴的评价,有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看到了同伴的肯定。比如一位同学在接受同学的评价后,总结到:首先,他们肯定了我的学习态度,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以后要更认真,更努力;在乐学方面也还可以,就是有时遇到不会做的题有些着急,这和思维的创造性有关,我的思维不够活跃,创造性较差,不会发现新的问题,我已认识到这个不足,以后要努力改正,遇到新颖的题目,一定不能放过去,要力争自己把它做下来;我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和不熟悉的人交流意见,这一点也要慢慢改正,我要向老师请求,找一个活泼、外向的同学当同桌,以此来逐渐地影响我;我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组内讨论也比较积极,这一点要继续坚持。我希望以后这些不足能慢慢改正,好的能继续发扬。由案例可知,这种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加深学生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不断优化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其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结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将过程性评价巧妙地融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从本文分析过程性评价在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过程性评价,既方便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可见,实施过程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小组成员合作。但任何单一的评价方式都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过程性评价需要与其他评价方式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春琳.过程性评价:释放学习主体学习的正能量[J].商情,2018(6):33.
[2]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9(4):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