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李亚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亚芬,.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 应用化学学报,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274.
摘要:
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自然科学学科,受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发展不够成熟的影响,使他们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274
基金资助: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也满足了当今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相结合,以此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促使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制订教学目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改进等相关工作都要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验证,增强他们获取知识的体验感和成就感,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

(二)激发了初中生化学学习和实验的兴趣

初中化学开展生活化教学,根据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性,将一些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结合起来,用图文并茂的教材、生动有趣的视频资料,再配合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知识以案例的形式讲授给初中学生,加强他们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化学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点就是它包含了许多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趣味问题,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及变化,这进一步明确了化学知识对实际生活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广度和深度

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及深刻的知识点,学生在这些有较强难度和深度的知识点面前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法理解其规律。通过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这些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化的情境当中,变抽象知识为具体的生活或者实验情境,可以更加形象地帮助学生完成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拓展了化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素材的整理过程中,要求初中化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深度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把各类生活化素材融入到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度,营造出生活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局限,促进他们从知识思维向应用思维的转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趣味展示及结果验证等形式营造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在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获得化学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在教授《自然界中的水》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水的三种物理形态和原子组成以及其转化过程和转化条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升华,将我国乃至全球目前的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现状介绍给学生,唤醒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保护环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二)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发挥化学知识的价值

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操作,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样还要注重实践知识的传授。要想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必然离不开相应的生活化实践教学。实践的步骤烦琐、内容复杂,都是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和主动性,不利于化学素养的提升。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身边的例子来促进化学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对身边实际情况的分析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化学生活化也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生活化实验的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的帮助,使自身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此来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节课时,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相应的图片,通过清水和污水两张图片强烈的对比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从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来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经验的掌握,以此为导入来讲述新课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习到相应的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形式是帮助学生延伸知识层次,提高实践水平的重要举措。

(三)设计生活化课后作业

学生在对化学学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独立思考,同时要想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必然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调整课程比例,加大实践课程的学时,为学生提高生活化技能创造条件。传统模式下教师在布置作业往往注重的是纸质作业,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存在欠缺,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理解化学的魅力,并且通过自身的实践来不断地延伸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节课时,授课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生活化作业的途径来让学生对于自身家庭的食谱进行研究,并且通过所学知识来对饮食情况进行改正,以此来提高家庭饮食的营养程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三、结语

总之,开展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的模式,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实验、布置生活化作业等具体策略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化学学习的效率,为培养中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云.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1):155.

[2]綦金声,惠熙花.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策略[J].教育前沿,2020(10):7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