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涂海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涂海军,. 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应用化学学报,2022.7. DOI:10.12721/ccn.2022.147287.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向也逐渐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移,教师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契合化学的学科特征,也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实际学情。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开展化学教学,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化学课程有机整合,为学生开发更创新的学习模式,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与兴趣,大幅度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47287
基金资助:

为了使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主动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束缚,选择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想收到更好的教学效益,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有效的转化,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凸显,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特点的基础之上,将其与高中化学教学实现更高质量融合则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 合理对学生分层分组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前,必须先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两大理论支撑,即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学生探索和解决学习任务一定是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的,这样既可以构建互动、自主化的化学课堂,也能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化学教学效率。其次,受成长环境和先天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差异化学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而促进全体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时,应该基于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两大理念,根据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组。这样一方面可以开发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优势互补,进而妥善弥补差异化学情;另一方面也能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顺利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源头上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有效性。

二、 根据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教学模式上的更新和优化,更关键的是要通过实施任务驱动策略,促进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就高中化学教学的现实情况来讲,大多数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设计的任务与课程目标联系不够紧密,这样不但无法帮助学生精准地掌握课程要点,也难以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成效。

化学教材不仅是学生开展化学学习的主要工具书,也是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蓝本,只有结合教材设计任务,才能提升任务驱动的针对性和导向性,这对教师的教材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着力加强教材分析工作,明确每一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培养目标,紧扣化学课程三维目标为学生设计探究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打造完整的任务框架,另一方面也能把握化学教学的关键点,引领学生顺利突破课程重难点,得到化学知识体系以及思维品质的同步强化,从而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三、 合理创设任务情境

要想使得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则可以结合所需要教学的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将课本中抽象的化学知识点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知识并且将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任务情境的引导之下实现更高质量的联想以及回忆,有效刺激学生认知结构中既有的经验以及知识,使学生在自己既有的经验和知识以及新学习的知识之间建立间接或者直接的联系。因此,在任务驱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情境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不可忽视。但是,教师在为学生创设任务情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为学生创设有效真实的任务情境,同时所创设的任务情境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具体来说,情境的内容可以来源于学生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也可以来源于现实的生活、生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任务情境能够使得原本枯燥以及乏味的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趣味性特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可以创设的任务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探究,提出自己对于知识的假设,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新学习的知识以及既往的知识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合理有效的验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探究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进而达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 组织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想要最大限度地彰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就必须加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机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强化。除此之外,新课标提倡教师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化的化学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也是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时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生生互动,使学生体验到与伙伴合作完成任务、吸收知识的快乐,在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能促进不同能力层次学生潜能和优势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倍增;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化学任务,无论是思维品质还是学习技能都可以得到多角度的强化,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从而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

五、 采用阅读思考模式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依据是化学教材,而对学生开展化学拓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材,所以,教师应注意通过化学教材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化学教材后能够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任务驱动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教材阅读效率,也能使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学习任务更具针对性地去思考化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够高质量地理解化学教材中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元角度理解化学教材中的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发散思维能力。而且,阅读思考模式的问题驱动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乐学、善思的习惯,为他们后续进行更加完善的化学知识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充分凸显出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效果,提升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组、根据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合理创设任务情境、组织合作探究活动、采用阅读思考模式,全方位完善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成功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娅,王坤,田东平,何红波,王宝琴,薛盼,林淑敏,王艳,王冬梅,胡登卫,冯国栋,赵卫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山东化工,2021,50(11):236-237+253.DOI:10.19319/j.cnki.issn.1008-021x.2021.11.096.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20:1191-1193.DOI:10.26914/c.cnkihy.2020.0410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