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化学是一种严谨、抽象的自然学科。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常常局限在理论上。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不够透彻,对某些化学概念、现象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层面。但在教育领域中融合信息技术,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机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融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信息化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的缺乏,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会产生迷茫,特别是一些知识的抽象和繁杂,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阻碍了他们的化学学习。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利用特定的环境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从中获得快乐。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录像给学生们做一些生动的实验示范,或者通过软件来做一些和化学有关的小游戏。
2、信息化对突破课堂教学困境的促进作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之前,老师可以仔细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将重点和难点知识按照教学目的进行分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的展示,并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课件,使学生能够多次观看,使其集中精力,加深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困难的知识。
3、信息化对化学教学内容的充实进行分类
在化学课上,老师们通常都是根据教科书来进行教学,而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不能脱离教科书,老师们往往就是照搬教科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知识,但由于内容有限,老师们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的化学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课堂,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调查显示,当学生的大脑处在兴奋状态的时候,他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化学属于抽象性的学科,老师若在教学中对化学概念、方程式等进行枯燥的讲解,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在此基础上,初中化学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把抽象、静态的化学知识通过生动、动态的视频展现出来,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探索化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时,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为同学们播放精彩的音乐会的视频。绚丽的灯光和云雾缭绕的梦幻般的场景,让同学们很快就投入到了课堂中。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你们有谁知道制造舞台效果用到了哪些化学反应吗?”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使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初中时期,由于抽象的、系统的化学知识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困难。在传统的化学课中,采用“黑板+白笔+语言”三合一的教学方式,很少能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化学概念清晰地讲解出来,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解决化学学科特性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初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随着信息机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微观为宏观,向学生直观清晰地展示化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比如,在教学《原子的结构》的时候,就运用了“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来解决问题。对于“微观世界中的原子是否可再分”这个问题,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然而,用常规的语言来说明这个问题却很困难。然后,老师可以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功能模拟氧化汞受热分解,进而又组合成金属汞的过程给学生观看,这样,同学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到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原子和分子的分解与组合过程,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人们探索未知世界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直观生动的化学实验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使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本质属性,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因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实验进行最优化,使课堂实验更直观、更清楚、更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实验的可视性和清晰度更好。还可以将课堂上不能做的实验,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模拟正确和错误的操作后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记住这些知识。
比如,在《制取氧气》的课程中,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实验进行优化,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精神。在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段“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教学视频。和之前视频不一样的是,这次的视频使用了一个错误的操作步骤:在最后一步时,先熄灭了酒精灯。然后,可怕的事情出现了,水倒流进试管,让试管直接爆裂开来。在此基础上,老师指导同学对照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所在,让他们意识到不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实验的严重危害,从而加深了他们对化学的了解和对实验的科学态度。另外,老师还可以经常利用手机、相机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拍摄,让每个同学都可以清楚地观察整个实验的过程,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的实验方法的缺陷。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又要从多种形式的化学活动中,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极其广泛的表达方式,它不但可以创造出某些积极地发现和探讨问题的情境,还可以学生产生深层次的感知,从而激发他们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化学认知和行为习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了解到分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换或者电子的得失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整个微观的动态现象宏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在化学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技术,既能给学生提供与之对应的实践机会,又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实践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拓展,既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在网上收集化学资料的兴趣,又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培养他们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有效的融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传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信息,2020(19).
[2]杨传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