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作为一门需要逻辑联系的学科,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去进行思考,不仅仅是简单重复记忆。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概念性的知识点比较多且繁杂,包含了很多原理性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理解,在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性的思考。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在构思与绘图的过程中构建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能相互关联,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高中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1.加强高中生记忆能力
对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于很多的概念来说呈现出独立性特征,同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呈现出共性又具备个性特征。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加强提高学生对于生物概念的记忆力。通过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对生物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进行充分掌握。通过某个概念可以带动其他概念。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生物膜系统内容过程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利用,穿插生物膜系统知识的有关内容,形成明确的主干线,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生物膜系统相关知识内容。
2.加强高中生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时,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能够逐渐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点的理解能力。针对生物学进行分析,需要对字面意思进行了解,同时需要深入了解知识内部,明确知识背后具备的含义,有利于将生物学科核心内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有序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通过教师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生物的概念具体到实际案例当中,帮助学生加强各个生物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有利于拓展深层次的生物内容,逐渐提升高中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完善的知识体系构建,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来说,有着积极意义,每当学习完一课或者一个单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将阶段性学习内容加以整理,并构建层次分明的逻辑关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效果。
以“细胞”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比如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中心点,可以向下延伸多个内容方向:细胞壁、细胞骨架、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细胞核等等,接着,再通过每个小知识点,向下继续延伸,以细胞器为例,可以继续向下延伸如下内容: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无膜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这样的清晰的罗列和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物知识的丰富性,并在复习相关知识内容时,灵活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切实增强记忆效果。
2.将思维导图合理运用在生物概念教学当中
由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学生在理解以及掌握这些生物概念时存在着一些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将生物概念作为教学基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生物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凸显出生物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加深记忆这些概念,这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讲解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三种成分,存在着零散的知识点,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能很好地理解情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形式,把这些概念做好归纳工作,将三者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中具备的作用以及同化类型一一列举,可以更好地展示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思维导图来说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前应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将思维导图更贴近高中生思维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复习这些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完善的生物基本知识点。通过教师加强联系这些生物知识点,高中生在自主复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思考自主补充完整生物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直观性以及简化性,有利于逐渐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效率。
3.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高质互动
交流互动活动是帮助学生高效开展生物学习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看到新课程改革方案中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并积极响应落实,同时还可以将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引入其中,从而有效达到生物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目标。
以“酶的作用和本质”这一课教学内容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具体思考问题,比如: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什么?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相关问题,制作思维导图,具体内容可以包括:酶的含义、细胞代谢(场所、实质、意义)、实验、酶的作用原理等等。在出示相关问题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将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罗列和整理,并促使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吸收把握的过程中,和教师、同学展开良好的交流互动,深入挖掘知识内涵,加强理解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
4.自主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
对于思维导图来说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高中生在自主学习生物知识时,也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学生在进行课堂生物笔记记录和整理过程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高中生生物课堂笔记作为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学习时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如果学生只是将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完全记录下来,学生在日后复习过程中会存在着不能熟练掌握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不利于高中生开展针对性的生物复习活动。高中生通过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生物笔记,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生物知识,并做好知识巩固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促使学生的知识吸收过程能够更加顺利流畅,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从而有效提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重视度,并能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灵活制作思维导图,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身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金华.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高考,2021,(20):22-23.
[2]孙双彦.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9(28).
[3]吴洁,李超雪,于焕梅.复述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30).
[4]赵礼仪.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0):123-124.
[5]张正明.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方式分析[J].教育革新,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