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抓住学习的重点。由于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很大联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将抽象的定理、定律等运用实验的方式来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教育观念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比较落后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所有的知识全部都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没有促使学生加强理解。在课堂上也没有很好地开展互动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知识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学习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在长期的过程中会导致学生变得不自信,失去了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学生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厌恶心理。
(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缺失
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和探讨,这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所有的认知都是建立在教师传输的观点之上的,没有通过思考就来提出自身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不能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快速的反映,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基于教学内容,挖掘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的备课过程中,就可以对下一堂课要进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剖析和探究,从而挖掘出其中存在的核心素养的因素,让学生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加强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够不仅仅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分析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结合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的来充分探究其中存在的生物核心素养因素。设计出三点目标来进行教学,如:第一点为教学目标,这部分是要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基本的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了解两种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相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加强记忆。第二点是能力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这一堂课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来促使学生加强对本堂课运输方式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将跨膜运输的原理、过程都弄清楚,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理解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第三点是价值观目标,在进行本堂课的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的本质,以及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所组成的这一观点,从而加强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物质观,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方法来进行思考。
(二)采取探究式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地观察,设计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或者趣味性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男女比例、学习态度、性格特点等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进行“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然后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再分组。分层时可以这样分层:第一层为对本堂课的生物群落以及其他相关基础性的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探究,进行拓展性学习,提出自己想法;第二层则为只掌握了一半,还有另一半有待加强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态度良好,但学习方式以及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第三层的学生则为掌握程度较差的一类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分好层次之后,教师依据互补性原则进行分组,在每一个小组中,既有一层也有二层,还要有第三层的学生,这样能够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让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小组的探究过程中,发挥出每一个人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弥补学生自身的缺陷,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三)加强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情景教学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让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变得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进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关大自然的纪录片或者是电影,让学生更加真切地认识到破坏大自然、污染环境的危害性。让学生能够加强了解污染了大自然后,生态系统中这些物质进行循环所造成的后果,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责任感,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讲述这堂课之前,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的合作来去收集、分析有关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物质循环,最后危害人体健康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做出来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宣传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加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基于核心素养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景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运用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等等,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2):176-177.
[2]王倩倩.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以“光合作用”为例[J].高考,2020(3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