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闫海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闫海玲,. 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 物理进展,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摘要:
物理学科是探究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重视高中物理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而物理实验是学生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的综合体现,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是综合发展的基石。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基金资助:

引言:全世界科技创新的脚步越来越快,各个大国都在争取人才,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放眼全世界,劳动力的素质普遍提高了,但是就我国国内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为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努力把年青一代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创新型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巧妙设计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巧妙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讲解重力势能这一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就应该巧妙设计物理问题,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引力要超过月球上的引力,如果同一质量的物体从地球和月球的不同高度分别落下,那么,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势能是否相同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与讨论,强化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2开展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交流能力

科学探究与交流能力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关键能力。在小组合作教学时,学生只有充分进行合作与交流,才能提高学习水平。物理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又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养成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解力的合成这一部分知识时,为了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五人一组的形式进行任务探究。教师可以设置这些问题:单人单手提起重物与双人双手提起重物有什么区别?力度变化是怎样的?然后下达任务给各小组。学生可以立即动手实践操作,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能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科学态度是学生物理学习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但是却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探索。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明确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还能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例如,在讲解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周运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汽车、火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转过程,以火车转弯作为案例,让学生思考在自行车转弯时是什么给自行车提供了向心力。学生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火车转弯时车轮的受力作用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判断向心力的来源。

4在实验教学中鼓励自主创新,塑造科学探究素养

创新物理实验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的单一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内容,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静摩擦力”的教学时发现,因为相对运动趋势无法肉眼直观,所以,学生在理解“趋势”时就出现了困难。于是,教师从实验入手,让学生拿来家里的常用物品,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有的学生拿来一个大毛刷,给毛刷施加一个拉力,这时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毛刷处于静止状态,但毛刷上面的毛发生形变,从形变能看出物体的运动趋势。接着学生又反复做实验,然后进行观察,总结。这个简单的创新实验,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变为形象具体的事物,使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探究到物理知识的奥秘,体会到创新与成功的喜悦。

5课下布置辅导课件作业,掌握实验思维

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一个试验的流程和成果,而是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结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具备实验思维。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几个方面的作业内容。

教师应拓展学生的物理视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中常见且有趣的物理实验,具体实验不单一化,实验内容符合所布置的物理知识皆可,使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之后教师把汇总的方案进行分析,选出几个比较合适的“项目”进行投票表决,选定后让学生以短视频记录的方式来完成。不合理的方面要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不合理的具体原因。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物理兴趣。

教师应辅导学生回馈和内化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在课下布置的实验作业都应该符合近几年的考题,在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应该对告知他们如何把实验内容进行合理的总结和梳理,除了实验带来的直观感受外,更要以文字性方式细化每一个步骤,从而让学生明白,具体知识要点的展示以及该如何对应试题考核的方式完成练习。

结论:总的来说,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发展,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积极地转变实验教育的观念,为高中学生搭建出一条便捷的实验之路,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实际的状况积极地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司烈翔,赵力红,孙晓飞.新课程新实验新认识(Ⅲ)——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的开发与教学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03):10-12.

[2]朱红军.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J].林区教学,2008(02):86-87.

[3]赵力红,司烈翔,汪燕青.新课程新实验新认识(Ⅰ)——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的开发与教学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01):20-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