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视演示实验教学,提高知识的可信度
高中的物理知识是抽象的,以高中生认知水平来理解难度较大,而且高中阶段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愿意质疑权威,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内容常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学习的,抽象的知识加上怀疑的学生,若是教师没有证明的方法,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记忆的不牢固,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变差。实验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做实验,通过实验证明理论,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而确定教师讲解理论的真实性,能够提高知识的可信度,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高中物理教师在采用实验教学法之前需要先了解实验的内容,根据实验的内容来选择采取哪种实验教学方法。高中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主要分为三类,简单实验、复杂实验以及无法在课堂展示的实验,教师要根据这三种实验类型选择合适实验教学方法,对于较为复杂的或者是难度大的实验教师可以选择演示实验教学,教师在讲台前为学生亲自示范实验流程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有一定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明确说出一些设备的像酒精灯、短路演示器等的设备使用以及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有危险性质的实验教师要特别强调实验安全,保证学生在实验时的安全。
2 将实验与竞赛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实验教学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想法,但是物理实验相较于化学实验来说吸引力较小,其不涉及化学变化,因此实验现象没有新奇的事物产生,仅是形态发生改变。要想保证在物理课程之中使用实验教学法能够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师将实验与其他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将竞赛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高中生的好胜心与自尊心较强,在教学中引入竞赛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物理知识,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物理实验。教师在选择将实验与竞赛相结合得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自己评判的公平性,可以采取更为公平的抽签方式来进行,在评价学生实验效果以及步骤的时候要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公平,能够尊重教师的评判标准。若是教师不能做到公平的话,很有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反叛情绪,甚至有可能出现言辞激烈的情况,那么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3 组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而运用实验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而且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要求,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明确要求学生在接受相应物理学习中要逐步完善且掌握能有利于个体持续增长和社会科技必要品质和重要本领。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实验实践能力都不是说一下就能做到的,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尽可能的指导学生实践也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名人名言都在证明实践的重要性,采用实验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对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实验难度较大、内容较复杂、所涉及的设备较多,学生个人实验难度较大,此时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与质量,可以选择小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目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少教师在运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把小组合作学习误以为就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听课即可,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极少,让小组合作成为了表面功夫,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适用于社会生存的技能掌握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多大作用,在这种情形的影响下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不会集中,这也就使得学生容易说话、走神那么教师还要花时间去解决学生出现的这类问题,反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起了反作用。因此,教师在决定采用小组合作进行物理实验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不干预小组合作实验的节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能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二是实验内容要足够复杂。简单的实验没有必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作用更好,只有实验步骤足够复杂才能够保证每一名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之中,能够分配到自己的任务,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也才能够保证学生有问题可以交流,这才是发挥小组合作最重要的内容。
4 做好实验结果的演示与讨论工作,保证所验证知识深入人心
对实验结果的演示以及分析是实验教学法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是实验的总结环节,也是真正与理论知识验证的环节,是加深学生对知识印象的关键环节。物理中有的实验环节众多,所要记录的数据也很多,这对同一性质可能要通过多种事物或者多次调解才能够得出最终结论,而这些实验若是都由一组来进行并不可取,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操作频繁容易出现混乱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实验失去意义,另一方面在与耗时较长,学生毕竟不是教师,本身操作就慢,再给布置过多的实验任务会影响教学进度。为此教师应将大实验分解成多个小实验,每一组负责实验一部分,然后最后再将实验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进度与准确性。此外,在进行结果展示时教师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台前来进行结果的展示就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在对于相同实验不同变量的实验之中,通过结果展示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实验中变量的控制的重要性,让学生具备较为严谨的实验思维。在学生展示完实验结果后教师可以不说实验结论,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得出正确结论,教师最后帮其进行整理,以此来保证知识能够深入学生的心中。
5 总结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法是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各项物理知识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是为学生未来学习难度更大的物理知识奠定良好基础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的让这一教学方法发挥效果,教师应该重视演示实验教学,让学生对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有一个更为清晰地认识,将实验与精彩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后期的成果演示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工作,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洪强.物理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12+163.
[2]刘润芝,王林,王青青.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3):130-132.
[3]孙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五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1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