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代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在化学教师组织引导下,小组成员之间展开配合,丰富教学内容。学习小组成员与教师展开互动,解决学习困惑。同时,主动帮助教师分担责任,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上提供帮助。
1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初中化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实现创新,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确定学生的发展方向。在化学课堂中,教师组织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展时间较短,体系还不成熟,需要化学教师充分结合课堂特点,创新小组学习模式。例如,部分初中学校初次接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手段不充分,应用理念不成熟,需要加快创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科任务较重,需要化学教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布置教学任务。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1师生课堂互动
化学教师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某初中学校,化学教师为营造学术良好,兴趣浓郁的化学课堂,组织学生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在教师带领下展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化学教师在新课开讲前,根据单元的主旨提出专业性问题。“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有什么不同?”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还较为茫然,教师要求各个学习小组查找教材,分析总结上述问题。学习小组展开自由讨论,化学教师则主动参与进去,适当提出引导意见,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师的“监督”下,学习小组营造出良好的讨论氛围。教师不会过分参与其中,干预学生思考与讨论的过程。化学教师认真回答困惑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引导,串联化学知识。其次,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时,实现指导者与倾听者之间的身份转换。例如,化学教师在讨论中会主动充当倾听者,对小组讨论的学习内容倾听,不会主动发表建议。即使学生讨论的观点错误,也不会及时纠正,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而学生主动询问时,教师会根据实际给予一定指导,指导方式较为巧妙,既提供研究方向,又引发学生思考[1]。最后,化学教师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理念,定期与学生展开讨论,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研究,集思广益促进模式发展,推动师生有效互动。
2.2开展习题讲解
习题讲解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化学习题讲解的质量得到提升。例如,在某初中学校,化学教师熟练运用已有的化学小组开展习题讲解。首先,化学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解放学生习题练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教师为学生布置化学习题,学生利用学习小组对难题进行分析。教师将习题讲解目标向提高学生能力方向转变,促使学生将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全面掌握。其次,化学教师在课堂中习题讲解时,会提前告知学生习题讲解的时间,为学生预留小组讨论的时间。初中化学问题趣味性较为浓郁,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到答案,化学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某化学教师习惯在布置化学习题后的第三节课进行习题讲解,学生也逐渐形成课下讨论的习惯。教师在习题讲解时会直接要求学生上讲台讲解,而教师则对其讲解的内容总结,对知识点延伸,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积累。最后,化学教师为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避免学生出现侥幸心理。教师加大奖惩力度,对讲台上习题讲解的学生进行考评。对表现良好,能够使用多种方式讲解的学生进行奖励,并对讲解内容不正确的学生给予一定处罚,激发学生进取心,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2.3分担学习任务
初中化学教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某初中化学教师根据学习小组的人数细化教学任务。为集中管理班级学生,化学教师指定或公平选举小组负责人,协助各科教师完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改内涵,对学生全面发展较为重视。科学选择小组干部,尊重学生意愿,对不愿意承担任务的学生给予方便。化学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成绩优异现状,制定了定期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成绩。对化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组划分,制定其日常学习任务,在小组负责人的协助下,教师定期验收任务成果。为其布置习题与背诵任务,由基础组组长负责验收。其次,为不耽误化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为其成立“专家组”。教师根据其能力划分学习任务,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2]。例如,化学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日常习题作业的批改,在定期习题讲解后,教师将不同小组习题作业本间错分配,要求不同学习小组互相批改作业。并将分数真实记录,为定期化学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化学教师需要提升学习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小组组长具有一定的责任心,不仅对其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对学生自身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4提升实验效率
初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化学实验,能有效提升化学实验的效率,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的认识。例如,在某初中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二氧化碳制取实验。首先,化学教师在班级对实验室注意事项与化学仪器的安全使用进行描述,要求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实验。小组实验不仅有效节省化学实验资源,而且方便管理,使化学实验开展更加有序。化学教师对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在实验操作课程开展前,小组成员要熟练背诵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化学原理等。经过全面检查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其次,化学教师为小组配备完整的实验器材,包括稀硫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广口瓶、锥形瓶、试管等。学生根据小组安排依次开展试验,将制取的二氧化碳储存在试剂中。化学教师利用检测方法对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并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化学教师针对实验进行总结,同时,要求学生对本次实验进行经验总结,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详细描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改革持续推动下,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借助该模式促进师生课堂互动、开展习题讲解、分担学习任务、提升化学实验效率。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初中生化学知识增长。
参考文献:
[1]孙应伦,赵柳英,窦星星,等.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以“化学用语的复习”为例[J]. 云南化工,2022,50(04):207-211.
[2]沈芝,沙凯,赵强. 化学实验视频在初中化学理论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 云南化工,2022,50(0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