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小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探究
李明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明强,. 在物理小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探究[J]. 物理进展,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33.
摘要: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所占比例较大,符合物理教学实验性强的特点。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加强组织纪律管理以及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良好的检查习惯方面,探讨了在物理小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 物理实验;良好习惯;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33
基金资助:

一、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

1. 抓好学生实验

为了在物理小实验中锻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的习惯,需要为学生操作提供十分充足的时间,不然会因为时间不够而造成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内容,理解的不透彻。同时在划分实验小组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动手能力的合理分配,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能太多,通常最好为2-3人,假如人数分配较多会使得部分学生缺少动手的机会。若学生不能在实验中动手操作,或者动手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长此以往,可能就会逐渐的失去信心,削减动手进行实验的欲望,那么培养动手习惯也就成为纸上谈兵了。在包含了某些操作技能的实验时,教师要亲自的详细示范,讲解清楚原理,再让学生通过认真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比如在训练如何使用天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可以分别给出相同体积而材质不同的物体,或者给出同一材质而体积不同物体,让学生进行质量测量。这样学生在多次反复测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练习如何使用天平,而且本节课所得到的数据,可以为下节课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做准备。

2. 让学生演示实验

在展示一些物理实验时,也不一定要教师亲自演示,而学生只能在一旁观看,也可以经常的邀请学生来演示实验。在平时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学生来演示实验,而教师和班级中的学生来认真的监督,如果发现其中有重大的错误和疏漏之处,要立即的提出来并指导他们改正。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害怕出错,不想在大家面前演示实验出现错误而被嘲笑,这时可以让一些积极表现和操作能力较好的学生演示,教师要大肆的表扬学生的勇敢和演示中的闪光点,这时学生就会在内心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从而会产生动手操作实验的强烈欲望。之后,在一部分喜欢演示实验学生的带动下,其余的学生也渐渐的敢于上台演示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喜欢动手操作的习惯,动手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加强组织纪律管理

在一部分学生在操作初中物理实验时,养成了一些不良好的习惯,他们不关注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比如在课堂上操作电学实验时,有一些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很差,频繁的造成线路接错,甚至发生了短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操作时疏忽大意,由于没有搞清楚电源的正负极,出现了正负极接反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物理实验操作完成后,急忙的脱身,非但不认真的反思实验,也不负责去进行试验台的收拾,既不将仪器进行归位,有时会出现不拆卸装置和不关闭电源现象。这样为之后的实验操作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不仅会加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使得实验室的管理变得困难。

规则是事情成功进行的前提,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制定合理的规则制度,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实验课顺利进行的保障。不只要能够做到不晚点、不吵闹和不缺席等基本的,还要严格的遵从实验的规范性章程,可以正确、合理的操作实验器材,把仪器规范的放置在试验台上。同时在实验中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不可以随手的乱丢,在课堂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重要的实验规章制度,为学生建立基本的纪律观念,让学生能够听从教师的安排,服从指挥,从而让实验室可以进行的有条不紊。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

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良好的检查习惯

相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很多的学生都会倾向于喜欢实验教学,但由于学生不能针对性的提前预习,这会使得实验操作的成效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提前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从而可以详细的了解实验目标,熟悉实验器材和步骤等,同时重视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学生操作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要时刻的关注学生的操作,借助认真的巡查和引导,让学生可以实验的成功性大大提升。首先要让学生聚集自身的注意力,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认真的观察;其次在实验操作中,要认真的总结和记笔记,把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还要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客观的对待实验的结果和数据;最后在完成物理实验,还要深刻的反思归纳,完成实验报告。通过促进学生形成引导和检查习惯,从而顺其自然的培养其学习习惯。

四、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所占比例较大,符合物理教学实验性强的特点。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在包含了某些操作技能的实验时,教师要亲自的详细示范,讲解清楚原理,再让学生通过认真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其次在课堂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重要的实验规章制度,为学生建立基本的纪律观念,让学生能够听从教师的安排,服从指挥,从而让实验室可以进行的有条不紊;然后在学生操作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要时刻的关注学生的操作,借助认真的巡查和引导,让学生可以实验的成功性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正东,陆海军,刘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初中生世界,2018,(20):52-53.

[2]刘玉红.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物理实验的良好习惯[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01):17-18.

[3]赵煜华.浅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S1):12-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