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动机是一个心理名词,指的是导致学生学习的行为,维持学习状态,并使学生朝着特定的学习目标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学习。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物理教学中面临的教学问题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功利主义态度。目前,许多高中物理教师仍习惯于采用灌输教学的方法。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室的主体受到忽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机难以激发,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解决难题,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吸引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能够更积极地参与物理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物理学习效果。[1]
2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明显的推动作用。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某些物理知识或技能时,他们才能培养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意愿。例如,在看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如果一个学生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需要物理学的技能和知识来理解它,他就会被激发积极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其次,具有较强的维护功能。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学生有着更强的学习动机,那么在学习时他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迅速与深入,学习会更加高效,同时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果也会有着明显提升,完成教学任务所需平均时间也会缩短。
第三,重要的监管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强度、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有显著的影响。当学生有强烈的动机学习某一特定的科目或问题时,他或她就会被引导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他想要改变的学习任务中。
现代教育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说,物理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更是要提升学习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在物理教学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2]作为一个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更加积极的的学习态度。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诱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当前的学习活动,最终设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教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知识,同时还要关注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学习产生兴趣,从学习知识转化为终身受益的情感。
3 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3.1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物理的价值
高中时期的物理课程是我国高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高中物理使广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社会主义物理知识,深刻地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培养了科学的精神。然而,调查结果表明,一些学生学习物理仅仅是因为其作为一个高考时期的必修科目,而因为父母或者老师都要求孩子去学习,这明显只是一种强迫性学习的动机。[3]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和看到自己所学物理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学生就不能再继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课程的教育价值,培养他们为推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努力学习的崇高而正确地行动。我们的物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它与当今全球的物理现象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紧密联系。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一起给出例子,这样既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又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物理所具有的学习价值。比如,例如,一门关于“全反射”的课程可以鼓励学生讨论蜃景的成因,这样他们就可以理解景观并体验其中固有的物理规律。
3.2创新的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新的教学形式来减少物理教学的单调乏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提高物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失重和超重时,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向学生放映有关宇航员生活的短片,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航天飞船中的无重状态。在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教学中,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物理知识与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有关,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因此,教师可以,优化物理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
3.3创造一个生活环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枯燥的公式概念需要解释,如果老师解释不当,很容易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物理现象来创造一种生活情景。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运用物理现象来解释物理学知识,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难度,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例如,在教授`变速线性运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弹簧秤拉桌子上的物体或用球来设计实验,亲自验证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教师不应该因为形式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否则他们就不能改进教学另一方面,质量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5]
3.4采用聪明的评估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往往会煽动学生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弊多利少。目前,中学生不仅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的心理负担普遍加重。[5]在此背景下,要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教师必须熟练地运用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找出自身物理教学中的不足和不足,使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4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物理的动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动力,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帮助,教学过程也会变得趣味盎然。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平兴艳.刍议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人间,2016,1(3):168-168.
[2] 张小江.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J].教育:文摘版,2016,2(12):40.
[3] 江波.简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与方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9):48.
[4] 宋文.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6,3(81):136-136.
[5] 赵开国.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中学物理,2015,33(13):17-17.
[6] 王兰发.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3(15):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