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陈应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应捷,. 浅析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策略[J]. 物理进展,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54.
摘要: 物理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九年级作为初中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关键时期,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和形式,以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加强九年级物理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九年级物理;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54
基金资助:

物理是一门源自日常生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以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物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单一化教学,逐渐向混合式教学转变。所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引入现代化网络技术,构建多元化教学课堂的创新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对于九年级的物理教学而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网络、多媒体等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广阔的自主发挥空间,让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的综合发展。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点

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帮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限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言,更具新颖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快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激发九年级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还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教学资源、学习观点的交流与共享,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做到触类旁通、活学活用。

(三)改善课堂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指的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入现代化线上教学手段后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预习,对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并总结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教师进行反馈,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概念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和情感认知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由原来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并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发展了更多的理性认知。而学生对于初中物理概念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形象思维的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以直观、形象又生动的图片、动画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物理概念知识结构,为学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课堂秩序,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为此,物理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放大投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清楚地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现象,进而有效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用电子设备将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拍摄记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分析,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在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汲取他人的实经验和教训,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同样的错误,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正确率。例如,在开展“受力变形”物理实验的时候,由理论概念可知,任何物体受力都会产生形变,区别在与形变的大小,明显与否。为了帮助学生观察到那些不明显的形变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演示的过程中进行放大投影,方便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步骤进行观察:将一个注入红色药水的玻璃瓶塞上橡胶塞,并在上面插一个玻璃管,双手握住瓶子进行挤压,通过观察玻璃管内液体水平面的高度变化,来体现玻璃瓶形变的大小。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将教师的演示实验从讲台的空间范围内解放出来,使坐在教室任何位置的学生都能够清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从而更好的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九年级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还是学生进行阶段复习和总复习的关键时期。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建立系统性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等。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向学生再次展示之前的教学内容,并搜集更多教学资源对其进行全面的完善与细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物理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成性评价,一类是总结性评价。前者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留言功能,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后者指的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通过针对性的整改与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九年级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以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九年级物理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黎.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5(09):103.

[2]温雅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9.

[3]陈宏民.论初中物理课堂讨论的有效实施[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5):194+19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