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形式逐渐普及,教学活动当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等,采取了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能够通过图
片、影像、声音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在过去的学习当中有一定的生物基础,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容易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化严重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不断普及,应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硬性要求,多媒体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必备元素,更不是教学活动的重点。但是现在有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应用而应用,并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认识不到多媒体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多媒体应用与教学内容相脱离,教师所展示的生物模型或标本,不符合教学内容,机械化地制作课件,模式化地进行展示,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脱离教学实际,形式化严重。
(二)多媒体内容喧宾夺主
多媒体始终是教学活动当中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声音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现阶段存在多媒体运用过多占用课堂时间的现象,甚至是大段地播放视频代替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花哨的多媒体内容,很容易让学生忽视教学重点难点。除此之外,甚至存在多媒体教学代替生物实验的操作,教师利用视频展示生物实验过程和结果,代替了学生的操作实践过程,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多媒体教学地位,做到多媒体的正确使用
对学生来讲,由于生物知识的抽象与复杂性,他们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很容易理解不了,而这一情况通过多媒体可以做到有效改善。但是教师应注意的一点是,多媒体虽然是一件称
手的“兵器”,但是利用不当也会出现反效果。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多媒体的辅助定位,不能使学生产生只看 PPT 上的内容就能学会的心理。
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衰老”这一章节内容时,因为客观原因学生无法通过实际观察来进行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将细胞衰老学说的研究成果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带学生进入到微观世界中,帮助学生了解细胞衰老的原因之后,教师就要将学生的思绪从视频中拉回到课堂当中来,继续为学生讲解接下来的内容,切忌单一的播放PPT。
(二)合理搭建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合理搭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规定情境下开动脑筋,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该阶段学习内容的记忆。
例如,教师在讲授“生物圈与细胞”这一章节内容时,引导学生对生命活动与细胞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了解,使学生明确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此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创立两个不同的情境,一是草履虫,二是埃博拉病毒。草履虫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根本无法脱离细胞而存在;而病毒却是依附在细胞上生活的,离开了活细胞后的病毒也无法单独存在。观看完两种视频,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观看完毕后的不解之处,然后,教师再依据视频内容也提出几个问题,之后安排学生自结成组,完成讨论,看是否能获取一个满意的答案。进入到规定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求知欲也被打开,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以及逻辑能力的提升。
(三)拓宽知识广度,实现资源共享
新课标的实行与推进改变了以往成绩的唯一地位,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录取时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于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来讲,教材早已不是教学的限制,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都会成为辅助教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高效工具,网络平台的大肆兴起更是为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提供了强有力的便利条件。通过网络资源的搜索与整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清晰,更加透彻。
例如,教师在教授“细胞中的糖类与脂质”这一章节内容时,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就需要先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将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匹配起来。之后,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
在互联网上搜寻合适的教学内容,将其添加到自己设立的教学框架中。因为,本章内容偏向于学生对概念与含义的有效理解,而对于糖类及脂质在人体内的流动过程,以及对人体细胞产生的作用并没有太过详细的描述,所以,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阻碍。因此,教师可将自己在共享资源中搜寻到的相关知识添加到课件内容当中,在讲课时也对这一部分内容讲解的略微慢一些,便于学生能对糖类与脂质的特点学习的更加努力透彻。如果教师认为自己这样的讲课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在共享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的交流与沟通,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四)适时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加强课堂总结与练习
小组合作教学不失为一个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还是很强的,以至于很多问题他们甚至都没有自己深思过就跑去
向教师求助。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学生就会过度的依赖于老师,有问题就找老师自己的思考能力无法提升,同时也给老师造成很大负担。所 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按照学习的不同水平分成教学互助小组,一些简单问题让同学们根据个人能力或者集体的智慧去解决。在小组分享结束之后,教师也需要最后做出总结,指出小组在讲解时的亮点与不足,激励学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也要积极参与。在进行完小组讲解总结后,教师要对整个章节内容进行再贯通,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本章节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后练习,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把握对课上时间的控制。
三、结语
总之,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切记不能过度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不断探索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做到合理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月红. 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与对策[J]. 魅力中国,2020(16):34-35.
[2]王晓曼. 探讨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数码世界,2021(01):151-152.
[3]梁丹丹.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9):7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