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化学学科学习中,需要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同学们的求知欲得到有效的激发,让他们在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以便于能够对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然而,大部分的初中化学教师目前在探究性实验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惑,因此,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一、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应用策略
1、探究性实验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各种实验都非常多,而探究性的实验具有比较大的开放性,需要更为充足的时间。然而因为课时比较紧张,也有部分化学教师会因为探究性实验花费的时间较多,而感觉很难按计划完成课时安排。如果想要能够在完成课时计划的情况下,使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那么化学教师就必须要对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
比如探究的内容要有效控制,最好是侧重一到两个,难度也应该适当,避免难度过大,同学们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思考,也会打击同学们的实验探究兴趣和自信心。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课程内容的时候,化学教师引导同学们开展探究性的实验,应该将实验的重点放在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质方面的探究。可以结合猜想和假设的方法,来进行本节课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而对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以及密度,由于在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因此,对于同学们来说难度相对较低,所以对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这部分,不作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但是可以尽可能的为同学们进行举例,或者采用其他方案来进行证明。化学教师对实验探究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们的实验探究活动开展的更加充分,另外一方面也能够确保课时计划的顺利完成。
2、探究性实验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很多教师特别是在农村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实验设备、实验资金以及各种药品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这些因素可能会使得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开展面临较大的阻碍。因此,化学教师需要认真的分析,了解农村的特点,以便于更好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利用和开发。可以寻找日常生活里面容易获得的一些用品来替代,也可以自行制备药品和仪器。尽可能的为学生的化学探究性实验开展创造条件。
比如在《二氧化碳制取装置》部分的实验开展过程中,化学教师就可以用一些比较容易获得的注射器,一次性塑料输液管以及点滴瓶等来代替分液漏斗、导管以及锥形瓶,用鸡蛋壳来代替实验中的大理石,而对于稀盐酸则可以用生活中食用的白醋来取代。这样同学们在这节课的探究实验设备和器材就能够尽可能的准备充分。其实在生活中,各种资源可以在化学探究实验中进行利用和开发的非常多。比如,化学教师可以用各种玻璃瓶来进行酒精灯的改制,而对于滴管的准备则可以用塑料眼药水瓶来进行替代。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开展过程中,只要化学教师有这种意向,就能够从生活中获取到一些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代用品,确保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使农村中的化学探究性实验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很多地区,其实较早之前已经通过这样的做法,使得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强化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组织和指导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感觉到,同学们在探究性实验开展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大部分的同学都是以一种看热闹的态度来参与探究实验活动。这样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学生大部分自制能力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很强。因此,化学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中的组织和指导避免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溜号情况。
比如在开展《酸的性质的复习》这节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提出这样的问题,维生素C是呈酸性的,对于维生素C的酸性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来进行检验?这样的提问可以激起同学们的探究兴趣。又比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课程内容学习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验,为同学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比如石蕊溶液带碰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时候,颜色就会变红。这种生动的问题情景使同学们探究的欲望得到有效的激发。而在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猜想假设阶段,化学教师不能够对同学们进行过多的干预。如果同学们在猜想过程中明显偏离了问题本身,或者是遇到一些比较大的实验阻碍,那么教师就需要第一时间给他们一些口头上的暗示或者提醒。
二、化学探究性实验应用效果评价
1、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突出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明白,传统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实验教学这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同学们不再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解后进行实验操作,而是能够拥有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自由地来进行分配,对化学实验操作进行设计和实施。并且自主的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在探究性实验中,同学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人,这样他们在参与探究性实验过程中的热情就会得到更好的激发,随之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
2、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
可以说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一要务不是为同学们简单讲解化学知识,而是要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探究性实验,对于同学们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因为这个实验本身,就能够使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知兴趣得到有效的发展。同学们通过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亲自动手,观察实验现象并找到规律以及原因,才会对整个活动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才会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相较于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同学们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化学知识,而他们的创造思维却很少会得到有效的培养,要想为同学们提供化学知识主动探究的宽松环境,就需要采用探究性实验的模式,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一方面感觉到快乐,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会更加的活跃。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决定了要想使同学们的化学学科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在化学学科所有的实验教学中,探究性的化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教师需要针对有效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开展深入的研究,勇于探索,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8:43.
[2]羊静仙.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3:107-108.
[3]李正奎.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S1:155-15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