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是主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有的行为和思想。它包括坚持真理、创新、追求卓越的客观现实的时代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在物理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论述。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
那么科学精神是什么呢?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叶福云编著的图书《科学精神是什么》中指出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科学工作者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现实的,见之于人们的行为之中;又是模糊的,很难用术语准确界定。而笔者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所以科学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情感态度、理性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文化基础”中的“科学精神”也指出,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因此科学精神是学生探求科学知识最基本的素养之一,而物理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就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放在首位。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合力开展科学教育,增强学生科学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有效落实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首先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品质。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应意识到科学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将科学教育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一改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大胆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并肯定和赞扬学生所提出的新奇观点,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实验的方式,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以此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
(二)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现实生活孕育了物理这门自然科学,因而物理学科中的知识和现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和体现。在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借助生活化事例,引导学生去探究和理解物理知识,促使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以“浮力”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浮力”这一物理概念,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生活实践课题,即到现实生活中感受浮力。在完成这一课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通过游泳的方式感受浮力;有的学生则会通过生活小实验的方式感受浮力,如将泡沫板放在水面上等。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识的方式,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今后能够自觉利用物理知识去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开展创意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对实验教学的优化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如在“测试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一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一改以往演示实验教学的方式,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原理,利用给出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去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方案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优化调整,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数据记录,以便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并促使学生对科学精神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四)提出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等科学精神。科学本就是在不断批判、质疑中前进的,而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来提出科学问题。
如在“质量与密度”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如下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物质其密度都是固定的?同一物质,不同形态下的密度会一样吗?”借由这两个问题来引发学生质疑思考,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
(五)借助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除了要让学生具备质疑、创新、探究等能力之外,还涉及民主、合作等内容,所以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元评价来有效实现培养目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形式,借助多元化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对实验探究进行反思,这样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如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与思考,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更加自主地参与到探究及证明等活动中,有效发挥出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科学精神。
三、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教学要教给学生基本技能,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学习条件,利用丰富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教师可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的讲解,以及开展物理实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福云.科学精神是什么[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2]文代铭.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2018(8):203
[3]申辉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