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钟育飞 潘建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钟育飞 潘建琼,.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J]. 物理进展,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163.
摘要: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物理课堂教学中,抽象思维的教学难度很大,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对抽象思维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从抽象思维的角度进行教学等等,这些在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本文针对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抽象思维;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63
基金资助:

引言

初中的物理学科属于理科,因此具有理科的共同特点:抽象知识多,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除了将物理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完全掌握之外,还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之一,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抽象思维的内容认识不清

只有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问题,才能促进物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进和完善,帮助教师意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找到解决办法。现如今,有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对于抽象思维的认识过于模糊,不重视培养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情况直接限制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或者导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缓慢,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2.初中物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方式欠妥

学生在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物理课程,因此初中的物理教学内容属于比较基础性的知识,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而言比较陌生,没有学习经验,导致物理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对于抽象思维的养成也受到了阻碍。此外,初中的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方面也是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合适的教学方式,无法为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教学中存在盲目性,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1.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首先应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的去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代入物理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为学生养成抽象思维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物理“平面镜成像时”的知识时, 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猴子捞月或者学生日常熟悉的照镜子图片。在观看了这些图片之后学生会在私下讨论这些现象的本质,和出现影子的原理,有的学生还会联想到自己去看牙医时,牙医也会使用小镜子的生活场景。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在课堂为学生讲解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在课堂组织学生研究平面境成像的特点,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为学生提供做实验的使用工具,学生通过实验可以自行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索下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掌握的很牢固。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认真观察物理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使用物理建模的教学方式学习抽象的知识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科目的过程中,在学习几何、函数等知识时会用到数学建模的方式,因此已经对抽象思维优良一定的了解,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远远不够,在学习物理的抽象概念时还是比较困难。物理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抽象概念时,如果非单纯的用文字去讲解,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也会听的含糊不清,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到抽象的物理概念。针对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学,教师可以用建模的方式进行授课,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例如在学习“磁场”物理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相信磁场是真实存在的,教师可以建立小的磁场模型,然后根据磁场模型去研究磁场的具体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想要学生理解磁场强弱的具体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玻璃板、几个小点的磁针和磁体等工具建立一个小小的磁场模型。在没有放入磁体之前,几个小磁针在没有规则的自由活动,这时教师在模型中间放入磁体,轻轻的敲动有机玻璃板,这时几个小磁针会做出运动,最终有规律的排列并指出磁场的方向。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建模教学法,将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建模变得具体化。在遇到物理抽象知识的时候,学生回想起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也会主动地自己建模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学科的内容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物理的教学中会涉及到众多的理论知识,也会有很多的物理实验。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在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的验证自己的猜想,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多知识都需要推断猜测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例如在学习关于电力的物理内容时,电压和电流是电力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电压和电流都是抽象的概念,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离不开电力资源,没有电压和电力的正常运转,我们就无法正常使用电能。为了让学生在明确电压电流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验证,展开电路的实验,其中包括电路的并联和串联实验,借助电流表、电压表这些用来显示电压和电流的检测仪器,并且根据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证明电压和电流是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并且让学生认识电压和电压与并联和串联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教师应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找到其中的规律,进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牢牢掌握电压电流的规律和性质,利用物理实验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4.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要培养初中生的抽象思维,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初中生的思维模式更偏向于形象思维,在初中阶段正处于往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在学到“力的概念”时,教师会举例说明两个物体之间会产生力的作用。例如压路机在压路面这个案例,说明压路机在和路面接触时产生力相互的作用力。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能够观察磁铁的相互排斥和吸引的现象,向学生说明两个没有直接接触的物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进而引出力的概念。

5.设置问题和练习题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和为学生讲解物理题的过程,也要侧重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比如在学习抽象的物理知识时,为了降低抽象概念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设置的问题应遵循由浅到深的规则,通过对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逐渐的理解物理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很重要,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毛勇生.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1(09):103-10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