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物理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类知识,这就凸显了物理学科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生产力在不断提升,常规的物理知识储备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将更多实用的物理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众多教学方法中,问题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学方法,教师借助于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一、问题教学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落实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而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构建一个师生有效互动的平台,通过提问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
合理提问是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出发,重视对问题教学法的运用。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通过测试、提问和观察,了解其学习情况及需求。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凭借主观臆断提出问题,就会因为问题难度过大或过小,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探究活动也自然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其次,教师还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在与学生互动、测试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每个人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认识到课堂中哪些内容需要调整和重点讲解,从而优化物理课堂。
最后,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时,不应给予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要给予学生同等的尊重,以平等、和煦的态度进行交流。同时,应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理性对待学生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或质疑,进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二、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力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知识能够在生活中被应用,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难题。因此在问题教学法中同样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把问题教学法跟实际生活应用相互联系,使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支撑,提出一些具备现实意义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和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将会不断被深化,潜在地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学习物理知识的自觉性和热情,物理世界不再显得单调、抽象、片面和晦涩难懂。例如,在进行“静电”这一物理现象的知识点教学时,不能将静电的含义和特征简单带过,而是以通过疑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对生活进行联想和回忆,筛选出一些存在静电现象的场景或者情况,学生便会不断地提出自己认为存在静电的生活场景。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这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主动去审视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建立起思维方式。紧接着围绕学生们提出的印象性生活场景,让学生带着答案去进行实验和探究思考,让学生分成一定小组或者单独进行独立操作,让他们亲自感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内容,那么将会使得他们对物理知识本身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认知,也会提高他们的物理知识动手能力,从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物理实验基础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结合生活独立思考、亲自动手实验、检验答案和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激活,他们将对现实生活有更深入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物理知识的框架下的认识,他们将会潜在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就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理解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当中去,为他们后续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先在基础和必要条件,也会让她们今后的生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三、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提问
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只有学生自主进行了思考,学生才能够提出比较科学的问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能力的提升。
四、创设情境重视氛围营造
正所谓: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情境的创设能够将问题更自然的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应该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主线,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沉浸在问题中,进而激发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答问题的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情境中要利用生活现象或已学知识与新知结合,将事物的矛盾性揭示出来,进而引导学生的内在动力。例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一课时,新课引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通过电梯上下过程中体重秤示数的变化,引入超重、失重现象。之后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做蹲起运动,并提出问题“站在地面上的同学,他对地面的压力多大?当他突然下蹲瞬间,人对地面的压力如何变化?”学生要结合生活经验和视频内容,开动脑筋,大胆猜想。这种借助生活化实验和现象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并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展开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法的开展并不是单一的,教师也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与问题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教师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问题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点。教师可以将移动设备,微课或者是多媒体设备融入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新鲜感,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然后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入分析每节课时的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问题展示给学生,给予学生最为直观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课时的时候,这一课时的重点是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和处理方法,学生很难感受整个过程,也就很难理解和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将整个平抛运动生动展示出来,而且整个运动的轨迹都有记录,有助于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结语
总的来说,问题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合理应用在物理课堂中能够将问题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物理问题为中心,构建合理的师生互动教学情境,并且营造出合理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实现高中物理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洪, 王邓博,and 廖佳骊."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Ed.《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 , 2018, 1522-1525.
[2] 李林."问题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Ed.《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 , 2018, 589-593.
[3] 蔡雪艳."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研究".《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Ed.《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总课题组秘书处. , 2017, 291-325.
[4] 盖圆圆.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C]//.《“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一辑.[出版者不详],2021:68-69.DOI:10.26914/c.cnkihy.2021.06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