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杨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薏,.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摘要: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育教学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既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导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力度。基于此,以下对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基金资助:

引言

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每个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造,给予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导,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怎样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语文的高效课堂。

一、发展思维品质

在思维品质培养方面,教师需要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形式及品质,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虽然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以教书为主,但是很多教育学者都认为在教育当中需要将育人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教书。尤其是在渗透核心素养时,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品质,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受到正面影响,从而发展自身的思维品质。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使其形成优良的思考品质及能力,充分利用教学文本让学生逐步体会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延伸到阅读、写作教学当中,使其能够形成严谨的思维形式。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主要由人文素养、文化积累和文化情怀三方面组成。“人文素养”主要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任何生命形式的基本素质;“文化积累”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探究形成的知识体系,注重的是知识的融合性和全面性,并强调知识的延展性。而“文化情怀”则是在阅读与知识积累过程中,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包含与接纳能力。大量的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让学生产生文化情怀,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对“故乡”的阅读,让学生感受作者眼中故乡的月光,从而体会作者的故乡情怀,领会作者的情感抒发。

三、营造平等关系

在新时期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主体,让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体现其个性特点,这是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多小学生的内心敏感而脆弱,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不足,教师在教学当中可能会触碰小孩子柔软的内心,导致其产生低落的情绪。在渗透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营造平等的关系,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合理的引导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部分小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教师就可以领导小学生做游戏,转变其学习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己定位成游戏参与者、合作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促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平等的学习氛围,提升综合教学效果。

四、开展专题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学生具备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方法之后,教师需要组织一定量的专题写作活动来训练学生,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变,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专题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确定主题、规划时间,使学生训练时有范围和方向。长此以往,教师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和素养的提升。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从简单的训练开始,比如借鉴课文主题。以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为例,根据课文所写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春节”这一主题进行仿写,引用课文中用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联想自己过过的春节,有什么内容、是怎么度过的,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思如泉涌,写作训练范围也更加宽。

五、激发学生兴趣,善用趣味教学

小学生年纪较小,对社会认知不全面,不少教师认为这是缺点,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小学生年级小,对社会认识不够,想探索社会的欲望才会更加强烈,因此,小学生相对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深度不够,但是探索欲、求知欲也是较高的,因此,小学生很容易对各种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对不同事物的兴趣,当学生没有兴趣的时候,要培养兴趣。尤其是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自我意识相对浓厚,兴趣的培养格外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一年级课文《四个太阳》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用趣味性的问题进行导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上课本,再和学生聊起关于太阳的知识,得出太阳只有一个的结论,再进行趣味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如平时我们看到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为什么课文上有4个?以此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在解释“夏天为什么要画绿色的太阳?”时,教师可以播放夏天炎热的场景,绿色的太阳是帮助人们在夏天消暑的,不仅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也更能理解夏天这个季节和绿色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善于理解他人的美好品质。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入手,灵活地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指引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93.

[2]段林桥,王剑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105.

[3]吕立尊.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05):18-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