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学信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构建灵活课堂,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实现思维成长。教师还要不断开发科学的教学系统,完善优化评价方案,以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技能和素质有待提升
计算机知识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备课不深刻、不充分的问题。在课堂中过于依赖教材内容的操作流程,一般教师为学生演示一遍,再让学生边看课本边进行训练,而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有的学生可能经常接触计算机,对一些基本操作比较熟练,而有的学生则可能由于接触机会较少,还需要进行深入指导。如果不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备课和教学,就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教师也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
(二)课堂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信息技术教学不受重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节能,丰富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面临网络信息技术的各种不良诱惑,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价值观、是非观以及道德法治等方面的教育。但是,部分教师课堂上教学的方式还比较落后,理论和实践教学没有更好地融合起来。也没有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来实施德育扩展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粗浅,也不能增加其兴趣,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存于表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另外,许多教师用太多的时间来讲述理论知识,对学生实践的指导过少,学生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而且很多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流于表面,教学效果不佳。特别是许多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上还存在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引起重视,学生没有规律的课程和时间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导致小学生信息水平普遍较低。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1.了解学生内心需求,提供恰当帮助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将学生视为主体,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播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教材内容,还要关注学生内心需求,了解学生的需要然后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帮助。在学习“认认真真学打字”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使学生知道主键盘上不同键的分布,养成正确打字的行为方式,拥有打字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课堂教学之前先是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学生对“你熟悉打字吗?你知道键盘上都有什么吗?你喜欢用键盘打字吗?你能说出字母键、数字键等位置吗?你想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哪方面的锻炼”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学生对键盘的认知情况,然后结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在综合学生的答案之后,笔者意识到学生更喜欢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环节。基于此,笔者在课堂上融入了游戏环节、互动环节等,鼓励学生观察键盘的分区,知道不同键的分布,能够利用游戏来熟悉主键盘区、小键盘区、功能键区等知识,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得到技能上的巩固。
2.运用丰富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深入
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现代化学习发展的环境中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成长技能。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深入到课堂中来。在学习“色彩斑斓填图画”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画图来给图画填充颜色,能够将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感受色彩的五彩缤纷,体会生活的精彩绝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笔者在课堂上先是为学生准备了电脑绘图的图片,然后借助多媒体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了动漫作品的漫画原稿,使学生围绕幻灯片中的内容思考问题:图画中缺少什么?怎样能够让图画变得更加绚丽?学生分析幻灯片内容后认为应该给图片填充上颜色。接着,笔者便组织学生对电脑绘图图片进行颜色填充,并在填充的过程中熟悉填充工具的使用,了解颜色填充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注意的事项等,丰富学生对颜色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了便于学生掌握颜色填充的技巧,笔者还借助视频为学生播放了颜色填充工具的介绍、使用步骤等,使学生能够心怀底气,从容地开展图画颜色填充工作。
3.引领学生自主分析,关注学生理解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是引领者,而不是干涉者。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做好引领,督促学生自主分析,让学生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知道怎样在探索中完成对信息技术问题的剖析。在学习“转场特效更自然”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转场特效,让学生知道常见的转场特效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转场特效来制作动画,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笔者在课堂上先是带领学生欣赏了转场特效动画,让学生观察动画的效果。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什么是文字“炸开”特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吗?怎样为文字选择一个合适的背景?动画的播放速度可以进行调整吗?动画中的碰撞效果是怎样实现的?动画导出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文件?你能进行动画制作尝试吗?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了实践,理解了特效动画中制作文字炸开效果、碰撞特效等的方法,能够综合地应用特效来制作动画,在经历的过程中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能够在预览动画中对其进行保存,然后导出视频文件,完成自己的学习探索。
结论:总之,在调查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现状,融合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分析后,提出了新时代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方向,为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做好了引导准备。小学教师立足新时代发展形势来对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优化,对培养新时代人才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从思想上做出了转变,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使得学生由不了解信息技术发展成为熟悉信息技术,由不重视信息技术学习发展成为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创设了一个更加便于学生长远发展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林湘瑜.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教育,2021(26):47-48.
[2]李云华.融洽“教”与“学” 建构优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J].名师在线,2021(25):24-25.
[3]许玲.当生活遇上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1(25):71-72.
[4]仇鑫.基于Scratch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知识文库,2021(17):25-27.
[5]沈国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2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