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作为一种概括清晰、逻辑严密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武器。生物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庞大、复杂,学生往往要面临大量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在这样的背景下,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出现的问题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从初中生物教师角度来说,自身对思维导图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思维导图应用范围较为狭窄。通常情况下,仅仅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后复习环节,无法真正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价值与作用。其次,思维导图绘制方式比较落后。思维导图是一种现代教学技术,体现出一定的教学先进性与科学性,然而,有些教师思维导图绘制比较呆板,主要以气泡和大树形状为主,绘制地点就是黑板区域内,严重影响思维导图的灵活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与想象,难以实现知识的拓展。再次,初中生物教师对思维导图绘制方式不够重视,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确定关键词,然后展开分支的绘制与延伸,整个过程中主观意识比较强烈,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绘制思维导图的兴趣。最后,教师在思维导图认识上存在误区,同时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导致思维导图绘制千篇一律,缺少在针对性与特殊性。
二、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一)结合思维导图开展课前预习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时,如果没有明确的预习任务和目标导向,则学生多会出现“假预习”的情况,无法达到理想的课前预习效果。对这一种情况,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点之后试着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此时可以将“假预习”转变为“真思考”。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这一模式,提前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让他们借助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必须全身心地参与在课前预习,否则不能绘制出思维导图,“走马观花”的学习现象也可以避免。学生通过“真思考”,能够认真地分析课程内容,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均可以有效培养。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通过分享与沟通,能够达到修正认知偏差的效果,对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义重大。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串讲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知识较为零散且知识面较广,在教学时,老师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将更多的知识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掌握知识重点。思维导图是以重点知识为主干线对其进行延伸和扩展,将零散的小知识进行汇总收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扩展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整个学习当中。例如,当我们在讲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中的《生物的遗传》这一节内容时,本节课内容包含了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学生们需要对其中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了解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随后借助思维导图来构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扩展,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什么呢?学生们可以写入思维导图当中。基因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基因到底又是什么呢?它与生物性状又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不同的问题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构建思维导图绘制活动,深化学生的感受与认知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充分关注思维导图绘制活动的有效构建和开展,以及其在提升生物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价值,充分带领并且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并且引导学生养成运用思维导图来学习思考和复习巩固的习惯,使学生在绘制活动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与认知,实现对学生的延伸性培养。
例如,在进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思维导图的绘制活动渗透到教学和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双向的培养,在绘制的过程中得到更有意义的提升。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集合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生物的变异”、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中“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进行思维导图的有效搭建,并且细化出各个小节的分支,使学生能够在绘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并且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逐渐学会说明植物的生殖方式,描述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论述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等。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比较、分析和综合的科学能力,最终明确生物生殖和发育多样性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结语
思维导图的有效使用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在进行教学时,我们需要逐步地认识到思维导图教学的重要作用,将思维导图融于生物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使得零散的知识变为系统,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教学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思维导图的有效融入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发展,为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思维导图是教学发展的产物,对教学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奥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吴佳平.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科关键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分析[J].新课程,2021(11):74.
[2]娜木汗.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3]王传桂.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探索[J].读写算,2021(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