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习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解决任何一个问题依靠的都不是单一的智能因素,而是一个人多元智能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就一道习题的审题来说,它需要运用到语言智能理解题意,需要运用到认知智能领会题意,需要运用到逻辑智能分析题意。如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就可能审不清题意;如果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就可能无法合理运用自身经验和知识储备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就可能在逻辑判断上和逻辑分析上出现问题。多元智能的培养并非是割裂的,而是多种能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核心素养都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中,强调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精神、品质、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等多维度的素养,多元智能蕴藏在核心素养中。对于习题教学来说,教师并非要仅仅让学生掌握一道题目的解题方法,而是要通过解决这道题目,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解题的思路,并积累解题的经验。这种教学目标的变化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强调教师本位、知识本位,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当前教学背景下,强调学生本位、学生核心素养本位,构建的教学模式应当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当前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基于此,高中物理的习题教学中,学生对于题目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是最为关键的,这一过程中,培养各项智能能力和综合素养是当前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而非灌输和传播解题方法。
三、提升习题设计水平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教师在习题设计上的能力影响着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水平。教师要尽可能地提升习题设计水平,不仅要使习题具有课堂教学价值,还要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多元综合素养进行。同时,在进行习题的设计时也要注重习题的科学性、层次性、实践性。
科学性就是习题的设计要符合科学认知和事实,不能脱离事实而存在。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高中物理对于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是较高的,习题设计不严谨,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形成。而题目文字内容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输出,输出的内容如果不科学,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有些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时忽视了题目情境是否能够成立,是否符合科学知识,使题目情境与学生的认知发生了冲突,或者传播了错误的认知,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有些教师设计题目:手握绳子牵引小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交代绳的长度、球的质量、运动速度等,求解问题。但事实上这一题目本身就存在着不严谨性,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需要保障小球只受向心力的影响,而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很难克服重力的影响,即使手拉绳子可以施加力,也很难保障达到匀速运动。因此教师对于习题设计要秉持着科学性原则,避免题目本身对学生的认知产生错误引导。
层次性就是习题的设计体现出难易的差异,包括一道题目的层次性设计和不同难度层次题目的分层教学。一道题目的层次性设计就是通过分解题目,促使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由浅层次的问题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问题,注重问题的衔接性和过渡性,从而使习题的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通过层次性问题的思考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而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以便于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水平的习题练习掌握基础知识,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难度较高、具有挑战性质的习题练习,而获得多元智能的深度开发。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习题的讲解时,要注意分解题目,设计出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后完成题目的解答,而在课后的习题设计中,则设计出不同难度层次的习题,供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训练需求,选择性地完成对应难度的训练,促进多元智能的充分开发。
实践性就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找到题目的答案。基于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性,因此习题的实践性也是习题设计的重要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时,要贴近实际生活,利用生活化的素材、生活化的现象、生活化的问题设计习题,从而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并使学生在建模中获得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自由转换,在解题中发展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多元智能。比如,在设计匀速圆周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相关习题时,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例题:司机行驶中由于线路不熟走到了一个丁字路口,正前方是一条小河,这时司机如果想要避险,是需要紧急转弯?还是要紧急刹车?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与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建立起理想的模型,将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紧急转弯滑过的距离建立起理想的模型,促进学生应用知识指导实际生活。
四、组织实验活动使学生在深度探究中拓展多元智能
物理学科中涉及非常多的实验教学,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习题教学中也经常会涉及对习题的实验探究,实验与习题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习题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度思考,然后通过组织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收集资料、观察现象等,提升学生逻辑判断能力、比较分类能力、假设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迁移运用能力等,发展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五、结语
物理习题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物理知识学习只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习题教学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二次飞跃,能够使学生由理解知识过渡到应用知识,这一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优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多元智能,在自主探究中激发多元智能,在优质习题练习中开发多元智能,在实验探究中拓展多元智能。
参考文献
[1] 董倩,冯元君,吕华平.多元智力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17):183-184.
[2] 王志永.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2020(3):198.
[3] 岑浙表.论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3):136.
[4] 黄伟,陆天明.多元智能视野下高中物理差异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1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