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王洁 王小柯 白杨 李蒙颖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洁 王小柯 白杨 李蒙颖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 生物学报,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1.
摘要: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提炼生物课程内核心概念、选定生物教学主题并设计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凸显生物教学的实践性与探究性。《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与即将正式实行为高中生物教学开辟了新思路,但也对生物教学模式提出更高标准,高中生物教师要深入研读新课程相关政策性、指导性文件,把握其对生物教学的新要求并结合学生特点、实际情况以优化改进生物教学模式。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策略;高中生物
DOI:10.12721/ccn.2023.157081
基金资助:

1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观念培养

相较来说生物知识、生物理论的枯燥感较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所以,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首先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创设教学的情境,让高中生可以将生物学科不同板块中的趣味元素提取出来,并在趣味元素为导向的生物学习过程培育自身良好的学习观念。具体而言,高中生物教学情境在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作为基本导向,让生物教学情境可以渗透和融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元素。同时,结合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思维、生物思维能力、生物探索能力等实际情况,以高中生的生物兴趣为核心,创设丰富趣味的生物教学情境,将高中生日常学习、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和生物学科建立联系,尽可能将生物现象或者生物理论呈现出“生活化”状态。这样,一旦高中生融入生物教学情境之后,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发觉生物现象、探究生物规律、归纳生物原理,实现自身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的微观变化过程视频,提高学生微观探析能力,引导其在细致观察中感受细胞衰老与死亡的本质原因。接下来呈现宏观上细胞衰老的特征,如老年斑、皱纹、白发等,体现细胞凋亡以细胞坏死两大生物概念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在观看图片、视频的同时认识到人体体态衰老与细胞衰老间的关系,总结衰老细胞的特点,如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且体积减小、细胞内部分酶活性降低等。通过创设情境促成学生专注的学习状态,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开展合作学习,形成探究素养

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成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探究素养、合作素养、协作意识的培养基础。这是因为依托合作学习开展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高中生的合作能力、探索精神、探索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等能够得到激发,进而养成良好的生物学习观念、生物学习态度、生物探究素养。最为重要的是,依托合作学习开展教学,能够最大程度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团结协同和相互学习的教学氛围,提升生物教学效率。具体来说,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情况,科学地按照学生能力、性格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营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合作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发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并依托主题探究为核心,推动学生生物探究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学中,当学生于情境内汲取生物基础知识后教师便可以开展集体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物学习情境、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水平以提出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与筛选,提炼出有助于自身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关键性问题,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时间?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目的以及第二次分裂的特征?件数分类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学生在交流质疑中形成“问题清单”,并将其视作自主探究任务,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获得思维品质的提升。

2.3引导实验探索,加深知识理解

无论什么学科,科学有效的学习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切入点。所以,核心素养为主导,高中教师开展生物教学还需要将生物思维构建、实验探索引导、知识理解加深作为重要路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学生印证知识、观察现象的最佳途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依托实验教学,将思维养成作为关键,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多思、多想、多做、多看、多分析,并通过思考和分析逐步完成生物学习思维的搭建,进而让高中生学会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解决生物难题,尤其是采取灵活简单的解题技巧解答生物习题。具体来说,生物实验教育教学开展之前,高中生物教师务必充分研读教材内容,明确实验教学方向,归纳总结实验教学中可实施核心素养培养的元素,并寻找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学开展的切入点。这样,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实验操作、接受知识传递,并在这一过程接受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送预习课件或预习型微课,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本节课关键知识点,利用Flash动画、虚拟影像等将微观知识可视化、直观化,在带给学生真实体验的同时让学生浏览资料、阅读教材,初步了解细胞中糖类及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自主绘制本节课主要知识思维导图,记录下自己在预习阶段的疑惑、问题等。预习结束后请学生反馈填写完成的预习清单,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找准学生共性问题、制定教学方案,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既可以实现精准施教,又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2.4拓展学生思维,强化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摒弃以往单一、乏味、流程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展现生物知识的多维度,让高中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在生物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完成高中学生生物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推动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来说,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高中学生在生物理论、生物知识、生物实验等内容的学习和感知过程主动思考、自主思维,并在教师教学引导之下将难以解决的生物问题和难以理解的生物概念实验归纳总结,形成有条理、有步骤、有技巧的思考过程。这样,学生便会将这种思维发展意识转化为思维拓展能力,在以后的生物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培养理解思维和学习思维。例如,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中涵盖了生物定律、生物理论、生物知识、生物规律以及生物实验等。尤其是高中生物实验现象呈现出了生物概念和生物规律的形成过程,所以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生物实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生物规律、生物概念等内容,引导学生在生物规律、生物概念等内容学习过程中把握生物知识和生物实验两者间的联系,建立生物规律的事实依据,最重要的是掌握生物操作的方法。这样,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凭借着思维拓展、思维延伸、思维学习就能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自身带有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属性,让学生在概念学习、理论验证、知识探索等过程中形成了生物学习思维和生物探究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务必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贴近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场景、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打造丰富趣味的生物教学情境,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等理念彻底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全过程,推动高中阶段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莉莉。立足高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生命观念[J]。亚太教育,2022(14):114-116。

[2]李亚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亚太教育,2022(11):64-66。

[3]杨娜。运用“互联网+合作学习”模式优化生物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2,24(09):224-2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