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助于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发展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事业建设的需要。将核心素养教育观渗透于生物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提升思维品质等几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促进生物教学改革,发挥生物课程的育人价值。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应用多种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的高中生物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教育在学生成长各个阶段的重要性愈发显著。核心素养作为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基础要求和关键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欠缺学习主动性
核心素养的提升,涉及到个体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实践能力与素质的持续提升,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在接触新知识点时,能够主动联想个人生活经验,运用已有认知去进行实践探究。但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微观结构和遗传学原理都比较抽象,导致大多数学生欠缺内在学习动机。表现为学习主动性缺失,思维活跃度不足,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要求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并提高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的教师的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虽然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配对都相对齐全,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很少会应用到,导致教学设备最终都成为摆设,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学生也没有接受到全面的知识教育,从而大大降低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大部分教师在上课前,并未预先准备周密的教学计划,其也并未针对于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如此并不利于核心素养的融入,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认知不足
随着教学方式改革的稳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由于受到老旧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师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尚未引起重视,依然专注于老课本,死知识的讲解方法进行授课,从而忽视了核心素养与生物教学的结合,导致生物教学的成果依然停步不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才能对学生展开更好的教育。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各章节教学目标
为了客观反映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科学评价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不断优化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必须从明确各章节教学目标着手。首先,生物教师应彼此合作,共同分析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对照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的核心素养,明确每一章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例如,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减数分裂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两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伴性遗传的教学,要充分联系人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其次,着眼于核心素养培养,围绕各章节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优化自主探究任务和课后习题设计。例如,针对社会责任意识、生命观念的考查需要,设计社会调查、生物学实验设计等任务,替代传统的习题测试和课堂问答。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式教学,如此更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生早在初中阶段就有进行过生物知识学习,因此,每个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思维意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方式都大不相同,如果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统一性教学,那么相较于生物知识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而言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相较于生物知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得不到有效的知识巩固,相较于生物知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对于生物知识学习本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又跟不上课堂的进度,从而降低了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式教学,这对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三)强化学生生物基础知识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要素,要想学好生物,就必须正确地、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生命的概念。在生物学中,生命是具有能量代谢功能的具体单位,每个生命个体都会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具体的认识和理解。为了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生物学规律、思考生物学问题、验证个性化猜想的空间,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三、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传播生物学知识、传授研究生物学问题的科学方法、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还要使之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反思了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设计课堂任务,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物学思想和观念,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梅.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世纪智能,2022(A0):40-41.
[2]杨东叶.高中生物课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22(3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