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简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黄德丁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德丁,. 简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J]. 物理进展,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235.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地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主动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更丰富、更灵活的教学模式,打造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效物理课堂。鉴于此,本文论述了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和培养策略,以期能够对高中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策略分析
DOI:10.12721/ccn.2023.157235
基金资助:

当今时代是新知识不断增加、旧知识不断被淘汰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维能力,以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效能。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对核心素养的理念进行深入解读,将其较好地体现在物理教学中。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案例,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其一,物理概念方面。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掌握比较扎实,但对有些物理概念掌握得还不够准确。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物理概念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其二,思维培养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对学生思维进行发散,积极为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其三,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不强,实验数据收集和整理存在短板,对实验结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其四,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多以讲授考试知识点为主,往往忽略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关注基本物理概念的讲解,深化学生的物理观念

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最为基础,同样也是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若想在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就必须认识到高中物理概念的重要性。但由于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常出现无法理解、概念模糊、知识点混淆等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物理概念讲解中就要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基于日常概念去了解和认识抽象的物理概念,进而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并在体会科学思维和日常思维差异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质点”这一物理概念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的模型影像,然后借此机会向学生提出“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正确看待正在公转中的地球?”的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提出“忽略地球大小,将其视为一个点”的合理想法。然后,再向学生提出“可以忽略大小,但是质量可以忽略吗?”的问题,以此来导入质点这一知识点。最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地球为质点的物理模型,让学生思考“如果地球在自转时,是否还可以将地球视为质点?”借此来引出质点的特征和概念。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所呈现的地球模型,便能够清楚直观地掌握质点概念这一知识内容,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虽然高中物理是较为基础的物理学知识,但是对于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生来说,高中物理仍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因此,为了能够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同时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物理知识认识,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认识到情境教学对学生知识内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和教学组织作用,将物理知识问题化,将物理问题情境化,从而让学生问题情境中更好的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发展正确的物理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钻研态度。

例如,在教学“加速度”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轿车、火车以及摩托车为教学导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三者在3min、10min、60min内的速度快慢,促使学生自主的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都是增大的,但是它们速度增加的快慢不同。然后,再向学生提出“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等教学问题,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最后,借学生的回答来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加速度”。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会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以及小组合作的交流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也会得到形成。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中最为重点的关键能力,同样也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中必备能力。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利用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强的年龄特点,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规划和问题设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给学生发现问题、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无形中促进了核心能力的形成。

三、结论

教育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其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机制融合起来,确保形成更高质量的高中物理教学格局。

参考文献:

[1]蒋茂祥.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2).

[2]王战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