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是高中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丰富学生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的重要任务。为了激发高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究高中化学教师应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方法。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主要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问题、实践操作,以此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问题始终是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教学主线与中心,围绕问题展开相关讨论,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以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创设“渐进性”问题情境,逐步深入探讨化学问题。创设该种情境指的是,按照高中生认知结构与思维能力,将抽象的复杂的化学问题分成难度不一、深度不一的若干个小问题,或是将某个困难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小步骤,引导学生解决小问题、完成小步骤,并让学生自己或在小组中对最终答案进行总结,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创设“任务式”问题情境。教师可将教学任务分成课前课中与课后,让学生在课前査找相关资料,完成部分基础任务;在课中,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切合教学重点提出课上任务,可以利用多媒体对任务中问题给予一定指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魅力,进而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后,可布置一定作业,帮助学生现固化学知识点,以此充分发挥出情境的作用。
(3)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拓展问题研究范围。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情境创设水平。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从微观上解释化学现象与化学问题,还要求教师要带有一定教学目的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中,加强与其他省份学校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丰富自身教学经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丰富问题探究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学习要锻炼学生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锻炼学生思维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效的提问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此外,教师要注重对抽象性知识点的讲解,切合实际生活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这一课时,首先,结合实际生活提出“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漂白剂,属于氯的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同学们可以想到其他能够代替氯的化合物的物质吗”;其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用过氧化氢代替氯的化合物;最后,教师对过氧化氢与氯化合物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共同点进行讲解,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还能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用直观、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或者教师也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交互和演示功能,将知识形成和演变的过程生动地演示出来,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教育理念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坚持的。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側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整体发展则相对忽视,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知识灌输。而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要达成更为理想的教学目标,就要求高中教师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与学生进行平等有效的交流;并基于此进行合理备课,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注重层次性的渗透,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发展。
四、优化作业设计原则
为了避免高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遵循以下几点作业设计原则。第一,作业量应当适中。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认为只需要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在实际学习中,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充分地掌握,才能灵活运用。如果教师采用统一化的作业,那会导致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认为作业太过无聊,而一些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认为作业难度过大,造成班级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学习程度来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获得不断的成长与提高。例如,在教学时,内容生涩难懂,教师则要求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理解与记忆,课后作业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提高的理解与认识。鉴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的理解来展开探讨,要求学生从思想情感上去理解,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复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这样,学生的主观思维可以融入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教学有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中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对学生而言则是一种能自主探究且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开展合作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并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体验被肯定的满足感与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在合作互动交流中逐渐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智慧.高中生实践活动探究与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2):43-47.
[2]崔振飞,张志琴.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