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美术教育,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他们艺术修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审美情趣,以尽可能发挥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型人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加强美术通识教育,才能更好的提高艺术文化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1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通识教育又可称为普通教育,由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提出,是一种可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的自由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不直接服务于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而是旨在拓宽视野、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职业的胜任力,让学生们能拥有健全人格、良好的品德,成为一名优秀的“准职业人”。
通识教育有着综合性、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本质。对于现代职业来说,多数都不仅仅限于本专业知识,而是往往需要借助多学科知识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因此,学识的丰富性,也成为适应新职业、新岗位的必备要求。而通识教育即是实现学科之间的互补、渗透,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包括本专业在内的多个学科知识,如人文、自然、艺术、科学等等,达到文理交融、思维互补的目的。可见,通识教育涉猎较广,囊括科学、文艺、政治、法律、财经、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有着显著的综合性。一般来说,高职院校较为强调直接为职业岗位服务的专业知识,而通识教育所推崇的则是非专业教育,即培养集天文、地理、自然、人文、社科等为一体的“通才”,教育内容极其广泛,同时,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通用能力,要求学生兼顾“做事”和“做人”,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力。通识教育不为某一职业服务,而是兼顾学生的内在素养和外在能力[1]。因此,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岗位适应能力。
2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心灵。高职教育要将学生们培养成真正的人,让他们能对社会基本原则形成正确认识,拥有社会责任意识,掌握社会准则、道德和伦理;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开拓他们的视野和心胸,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足够的能力,在教育中将专业、社科、自然、人文等多个学科进行有机融合[2]。在通识教育理念中,非常注重知识的融通、学生的品格及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泛文化教育和个人道德意志的培养,让他们能构建起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形成健康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平衡发展。
3通识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速写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3.1健全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构
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应专门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并根据高职院校教研实际展开系统化设计。如集艺术和文学的“学堂”模式,借助于读书会、论坛等平台,推进如博雅沙龙、经典阅读等活动,将通识教育全面贯穿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也可以开展专门的通识类美育课程,将学生的速写作品进行展览,举办与速写课程相关的美育论坛,让美育通识在速写课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并立足于速写课程确立美育通识教育目标。速写教研室可与公共课、人文、心理、就业指导等教研室合作,构建通识教育组,更好的对速写课程进行人文、心理、创业、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资源配置,推进通识教育机制的完善。
3.2科学设置速写课程教学计划
高职院校应从本校特色出发,充分利用本校和社会上的速写教育资源。可通过讲座的形式来进行速写相关的美育,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综合素质。院校需改革速写教学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对速写课程的兴趣,提高速写课堂效率。院校可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在速写教学中设置不同通识课程内容,让学生们在掌握相关技巧的同时,还能提高构图和空间思维能力,促进对本专业的学习。院校可适当增设速写艺术鉴赏课程,让学生们从构图、色彩、笔法等方面进一步认识速写,并提高对速写艺术的审美水平。
3.3提高速写课程教学质量
院校应重视在速写课程中融入通识教育,通过完善教学资料、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院校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来设置速写教学内容,并编制相应的通识教材。编写时,应关注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社会生活,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院校应利用好校内和社会上的美术资源,实现对美术和非美术专业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成立专门的速写画室,采用多媒体设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速写环境。
3.4提高速写教学师资力量
院校应壮大速写师资力量,合理调配师资,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美术通识教育的重视。预留一定比例的速写教师空岗,根据学校特色引入优秀的通识教育教师。由于全职引进会增加院校的资金压力,因此,在引进时尤其需注重教师个人的综合素养,确保引进教师足够优秀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通过外聘、客座等方式邀请通识教育方面的专家来校负责速写课程中的通识教育部分教学,实现通识教育在速写课程中的覆盖,避免因速写课程的单一性而导致的弊端。再者,院校可返聘具备通识素养的退休教师,让他们在速写通识教育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借助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素养,向学生们更深入的传递通识教育知识[3]。此外,还可以建立网络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和其他综合类高校合作,共建教育资源网络平台,放置速写通识类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供学生们自由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的解决学校通识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最大限度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4.结语
总之,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速写课程中,应科学设置将通识教育融入其中的教学计划,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和内容,提高教师队伍的通识素养,为院校通识教育和速写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综合性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