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刘学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学彪,. 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 物理进展,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271.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推行三个观念,即育人观、知识观、学习观。结合生活情境开展物理教学时,应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尊重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自主思考、独立探究学习,在必要时通过团队合作学习解决学习困惑。教师需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物理学习体系,在必要时辅以生活化情境帮助理解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其创新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当前学习任务。结合上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开展生活情境物理教学,可以确保教学高效性。
关键词: 生活情境;高中物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271
基金资助:

一、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意义

高中生思想观念、思想体系完善,已有成熟价值观,在遇到问题时有一定自主判断分析能力,拥有较强认知学习能力。基于上述现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应注重观察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物理学习情况,综合上述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境,改变传统物理教学环境,营造生活化物理教学氛围。在生活化情境下,学生便能通过感知外界生活化事物拓宽物理思维,了解物理与生活紧密相关,物理为生活实际的延伸,而生活为物理中各种现象的真实照应。适当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热情,帮助理解物理重难点内容,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拥有辩证性物理思维。

二、基于生活情境的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于生活情境的物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为课堂缺乏师生互动,氛围严肃沉闷。高中物理仍为被动学习,不少学生被高考压力所支配,在课堂上只是听教师讲解,却并不愿意发表见解,仍处在课堂从属地位。即使存在互动现象,也仅限于“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此种课堂模式与学习氛围下,根本无法调动学习热情,严重缺乏双向沟通与交流的课堂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

其二,部分教师缺乏生活化情境引入经验,情境代入不自然不充分。实际上,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应用广泛,不少物理课堂上能够看到此种教学方式的影子,但部分教师对此种教学方式并不了解,因而引入不充分,代入不自然。即使有初中阶段物理知识基础,不少学生仍然无法将高中物理内容与生活情境紧密融合,导致课堂授课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三、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营造生活氛围,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需要营造生活化物理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率,为高效课堂教学开展创造条件。

其一,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往往能让学生的身心更为愉悦,也更愿意与教师开展沟通交流,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从而创设更为贴切的生活情境,营造物理学习氛围。

其二,需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个性差异。每个人都为独立个体,尤其高中生身心发育成熟,更渴望被平等对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尽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式物理教学,尊重个人意见,支持自主探究学习,开展有效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生活化物理学习氛围。在必要时以举例、生活视频再现等方式运用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物理理解能力。抽象化的物理知识点通过生活情境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物理课程内容,能吸引不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其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传统教学中,可能也存在生活情境物理教学法,但是教师仅能通过口述教学表达或带领学生外出探究实践等方式来营造相对真实的生活情境,使教学境界始终无法突破。现代信息技术发达,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时完全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可视性等优势,在上课之前寻找生活化物理教学素材,呈现更为生动的物理资源。

(二)以问题为基础,设置趣味物理生活情境

物理生活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创设方式所带来的反馈结果截然不同。部分物理知识点难度大,抽象化程度高,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物理知识点学习特性,这时教师便可以适当地结合生活化情境问题,以问题为基础,创设趣味多样化生活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学习。适当改变课堂形式,增强互动性,支持互助答疑解惑,结合具体生活化场景设计生活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探索其中奥秘。如教师在教学“平抛运动”此节内容时,便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对平抛运动的基础知识点以及经典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何为平抛运动之后,便可以结合具体生活化情境来设置问题。

例如:某地区发生地震,周围的建筑物以及道路都发生严重崩塌破坏情况,此时政府部门经过综合考虑,决定使用运输机来完成物资供给。那么运输机从哪个位置投放物资才能保证物资顺利降落在规定投放点,是在正中还是稍前抑或是稍后一段位置呢?该问题情境的提出,不少学生的问题探究积极性便被充分激发。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问题思考方向,其提出的具体解决措施也都各不相同。部分学生认为,运输机在飞行的全程中都是按照匀速直线运动的方式运行,因而只需要在投放点的正中投放物资便能准确地投放到具体位置上。另一些学生认为,虽然运输机全程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当物资被投放下来的那一刻,物资本身也在做水平位置上的匀速直线运动,二者运动叠加就在做平抛运动,因而需要提前投放才比较合适。学生回答时教师认真听并同步分析,等他们分享完毕之后,便能将实际物体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帮助答疑解惑。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能以更为理性客观的态度思考问题。通过生活情境物理课程学习,学生熟练掌握平抛运动规律,提高整节物理课程学习效率。

问题化生活情境物理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信息技术,降低问题抽象性。不少物理概念与知识内容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加强物理教学中的生活情境建设,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更为真实的生活化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生活化学习体验感。部分物理知识点抽象性高,如教师直接将其作为讲解重点,并据此来设置具体问题,那么基础薄弱学生不仅无法读懂问题本身,也会对物理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畏难情绪,丧失物理学习自信心。相反,搭配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物理内容、设置物理问题,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如学生在学习“圆周运动”此模块内容时,对其中离心力部分内容并不理解,其学习难度大,最终只会依靠强制记忆来学习。

(三)融入生活元素,自主探究学习深入思考

部分物理知识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那么更有利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难点。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论证,融入生活化元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为高中物理教学重要手段。在开展授课教学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学习现状以及普遍存在问题;其次,结合生活化情境辅助解读物理重难点,巩固物理基础内容,构建物理知识框架体系;最后,运用趣味、鲜活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专注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本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物理学科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洋.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5):147-149.

[2] 刘辉.真实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0):92-94.

[3] 蔡健康.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2(17):21-24.

[4] 童军,杨辉,闫士利.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策略探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8):68-70.

[5] 吴耀方.情境化、生活化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物理,2014,32(7):25-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