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简化与简单与高效研究
尉振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尉振业,. 物理教学的简化与简单与高效研究[J]. 现代物理学报,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20.
摘要: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动力,针对这一问题,物理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转化物理知识,降低理解难度,从而以更为直观便捷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桥梁,转变传统灌输式的物理教学方式,避免过于武断认为学生难以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进行自主思考。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物理教学的简化与简单与高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中物理;简单;简单与高效
DOI:10.12721/ccn.2022.157020
基金资助:

引言:高中物理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首要教学标准就是培养学生的,伴随着这一变化,高中课堂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进行转变,保障学生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物理教学的简化与简单与高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物理教学培养中的问题

(一)忽略实验知识

基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促使物理教师更难以重视实验课程的开展,缺乏充足的课前准备,也未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讲解实验的细节与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当中,全凭教师的机械化操作完成浅显的实验流程,具备明确的实验步骤,却无法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实验兴趣,导致学生的物理观念相对较差,缺乏实验探索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促使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真正价值无法深入体会。以高中物理教学中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教学来讲,大多数物理教师仅仅是在进入实验过程当中,为学生讲解系列操作,从而按部就班地开展实验教学,却无法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互动,导致学生机械化地执行教师构建的实验指令,仅能够针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却无法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难以深入理解物理学科的实验观念,无法养成正确的。

(二)忽视学生主体

需要物理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研究空间,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时依靠引导而并非直接灌输,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课堂当中记住重点问题,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却仍难看清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无法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例如,在学习物理测量使用游标卡尺以及螺旋测微器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教师会将游标卡尺以及螺旋测微器的测量使用方法直接告知学生,保障教学速度的同时,却难以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当中自主思考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缺乏锻炼,在高中快速成长的阶段,导致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难以跟上学习速度,从而无法及时掌握物理知识,也难以灵活运用,依赖于自身物理思维的物理学科,急需充足的思维训练,从而掌握深层次的物理知识。

二、物理教学的简化与简单与高效的策略

1.生活之趣

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兴趣和学习态度,所以,课堂氛围是否生动有趣,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一味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使课堂氛围严肃沉闷,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走进课堂。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注意结合趣味元素,呈现物理的独特魅力,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物理诞生于人类探索自然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成熟和完善的物理理论和技术又为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所以说物理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休戚相关。而更重要的是,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他们渴望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生活化教学正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构建生活图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利用生活经验分析物理问题。从而使课堂充满亲切有趣的生活气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在学习《参考系》一课时,教师可以描述如下生活情境:“小孟乘坐列车,踏上了返乡的旅程,他望着窗外,只见路边的小树飞快地后退……”然后让学生思考:“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树木是静止的,为什么我们坐在车上时,树木就开始运动?”这时学生会给出不同答案,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参照物”的角度来作答,目的是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生活经验,理解参考系的概念,得出“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如果所选的参考系不同,那么观察到的现象也不同”这一重要结论。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体现物理的生活之趣,增进学生对物理的好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意愿。

2.实验演示

实验在物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物理理论,同样也需要以实验为主要手段,探索新的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创设实验情境,可以使学生更有参与感,能够在实验演示和操作的过程中做到对知识的直观理解。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以实验演示的方法对物理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解放学生的手和脑,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让学生得到愉悦的学习感受。

例如,在《摩擦力》一课中涉及的“静摩擦力”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很难准确理解其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刷子、木块等工具,引导学生将木块放在刷毛上,并轻轻推动木块,但并不使其移动。然后让学生根据刷毛的形变,判断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推动木块时逐渐加大力度,学生可以看到刷毛的形变更加严重,从而使学生得出“静摩擦力随着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一重要结论。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体现物理探究过程的趣味性,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内容。

3.多元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反馈,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产生客观的认识,找到自我提升的方向。但是,如果教师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角度过于狭隘,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会给一部分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元评价的策略,也就是从多个角度出发,应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体现学生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对物理课堂始终保持参与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一课时,需要学生展开实验探究,该实验过程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使学生在物理能力上的差异十分明显,如果教师依旧以旧有的观念来评价学生,会使很多学生产生挫败感。所以,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从计划制订、仪器连接、画图水平、数据整理、组织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肯定每一名学生为课堂探究做出的贡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价值,同时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对自身的表现产生更全面的认识,并获得前进的动力。

结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境,据此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争取构建生动活泼、自由的物理课堂,以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萌楠.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DOI:10.27178/d.cnki.gjxsu.2020.000066.

[2]蒋秀琴.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2):49-50.

[3]周工厂.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2):50-51.

[4]徐超.论如何优化提问方法、构建高效物理课堂[J].才智,2020(12):4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