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注度逐步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师生互动效果不尽如人意。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面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升学上没有分数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课程目标的认识都存在偏差,素质教育中强调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在课堂上常常被忽视。
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课时就已经受到限制,特殊情况下课时还会被占用,部分教师虽然希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多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效果并不明显,此外,课堂上封闭式的提问方式,使得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师生间的互动情况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状况,制定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案,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提升教学效果开拓新的路径。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下学好信息技术知识需要在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实践,同时,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对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需要进行更为具体专业的沟通,进而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操作技巧,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师生互动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视程度,在课程设置上,部分年轻教师会设置专门的讨论课,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师生互动方式过于单一,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上作用有限
从学生的反馈以及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师生互动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学生对于师生互动的参与度较低,整个课堂氛围仍然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并且课堂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教师的提问不一定能够获得学生的反馈。
(二)师生互动过程当中,存在角色不平等的问题
师生互动的核心是师生在地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灵活的互动,但在多数课堂教学中,虽然表面上看师生之间在进行互动,但是实际上也是教师在掌管着学生的思路以及互动的次数。教师控制师生互动的全过程,角色的不平等容易导致师生双方出现心理问题,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属于过于强势的地位,就会削弱学生对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且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存在惧怕教师,抵触教学。
(三)师生互动缺乏灵活性
师生互动的方式多以教师提问为主,即使在教师设计的讨论课程当中,师生之间也难以进行深入的互动,并且互动内容仅限于教授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在师生眼中,属于次要科目,课时教少,学生对教师比较陌生,教师也认为既然科目不重要,就不必要花费太少精力进行备课学习,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长时间单一互动方式的课堂学习中,极容易出现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探析
(一)制定依据
1.与时代需要相匹配,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每个人的生活以及工作当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使用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需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生活必备的简单知识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最基本的网络信息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而引导学生成为具备信息素养和社会功德的好公民。
2.课程结构设置要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课程结构应当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运用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课堂中,会涉及到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整合自己身边的学习资源,进而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策略分析
1.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关键,首先在于课堂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觉的产生与教师同学教学内容进行互动的渴望与需求。其次,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创造性的设计,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学互动的施行。
2.强化引导,注重启发
课堂教学的成功实践表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是实现教学有效互动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角色地位决定了教师是互动的导引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参与到讨论中,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探讨,交换各自的想法,针对存在不同意见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讨论,最后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
3.有效组织和引领,提升互动层次和水平
当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路被激发后,都想急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思想。面对这样的场景,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控,确保有序。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对问题更深入层次的探究。通过多种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其潜能,提升互动的层次和水平,实现有效高效的互动。
4.利用多种媒介,拓展课后互动
师生间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交软件、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教师可以在课堂分享自己的微博、微信、QQ等账号,供学生在课外时间与自己沟通,鼓励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已成为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必备技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是不可取的,教师要积极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掌握更多的师生互动技巧,留给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让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充分吸收教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镖. 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2.DOI:10.26914/c.cnkihy.2022.049570.
[2]王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2(20):91-93.
[3]曾美霞.基于互动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22,No.339(03):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