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研究
伍光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伍光健,. 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研究[J]. 生物学报,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100.
摘要:
当前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学习成绩也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生理意识。高中生物课就是随着素质教育进行改变的一门科目,它不仅告诉了学生生命从哪里来,还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可贵。高中生物课开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在爱惜自己生命、爱惜他人生命的同时,自觉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和谐社会、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物教学;关爱生命教育
DOI:10.12721/ccn.2024.157100
基金资助:

在生物科学日益成为理解生命奥秘关键途径的当下,高中生物教学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生命科学领域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爱生命教育,作为生物教学内在的核心价值追求,不仅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更是对其人文素养与伦理道德的重要塑造。生物学科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发展、多样性与相互关系,为关爱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刻的内涵。因此,深入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关爱生命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价值观,以及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的未来公民,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实行启发导入,培养生命观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意识教育是一项富有挑战但极具价值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和珍视生命的重要性,而免疫系统作为生物教学的一个关键部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对于免疫系统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多媒体素材,如动画或影片,生动展示免疫系统如何在微观层面上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通过展示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奥秘和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例如:展示一个动画片段,详细描述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细胞如何被激活,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战以消灭入侵者。这种直观的展示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也能激发他们对生命运作奥秘的好奇心和尊重。此外,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或小组合作,让学生探讨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当免疫系统失衡时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通过这种互动式学习,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掌握免疫系统的知识,还能够从中领悟到维护身体健康、关注生命质量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分析疫苗如何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抵御特定病原体,这种分析不仅涉及科学知识,也涉及对个体和公共健康责任的理解。最后,借助实例以及案例分析,或者邀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他们对生命科学及其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认识。举例而言,分析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或是研究免疫系统如何在癌症治疗中发挥作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他们对于生命科学前沿议题的兴趣和关注。

二、创设生活情境,实施关爱生命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作为实施关爱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能够深刻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从日常经验出发,逐步构建起对生命深刻而全面的认知。通过模拟或再现真实世界中的生命现象,如细胞分裂的奥秘展示,不仅让学生亲眼见证生命微观层面的动态美与复杂性,还促使他们思考每一个细胞分裂背后所承载的生命延续与繁衍的伟大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领悟生命的珍贵与不凡。进一步地,组织学生参与细胞分裂实验,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验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尊重生命态度的绝佳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细心观察、耐心记录,每一次成功捕捉到细胞分裂的瞬间,都是对生命奥秘的一次深刻领悟。同时,面对实验中的失败与挫折,学生也能学会以更加坚韧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性与多样性。此外,将生命教育融入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中,如疾病治疗的前沿科技、环境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活动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相连。这些讨论促使学生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社会乃至全球视角,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关爱生命,如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环保行动等,从而培养起对生命的深切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增强环保意识,开展生命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广阔舞台上,增强环保意识与开展生命教育相辅相成,共同织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教师作为引领者,需深刻意识到,关爱生命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生命的珍视,更应扩展到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尊重与保护。面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严峻挑战,教师有责任将这份紧迫感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之成为守护地球未来的行动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如濒危物种的艰难生存、海洋塑料污染的触目惊心等,引导学生从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伟大中汲取力量,认识到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地球生态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反思日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减少塑料使用、节约用水用电、参与植树造林等,让关爱生命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环保行动。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自然之美与生态之痛,教师可以策划一系列户外实践活动,如组织环保主题的野外考察、生态园区的参观学习等。在农场里,学生可以亲手种植作物,体验自然循环的奥妙;在河流边,他们可以通过水质检测,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在自然保护区,学生则能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生物多样性带来的震撼。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库,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保护欲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教育回归生命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挖掘生物学科中的生命价值,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更能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与关爱之情。在生物科学的引领下,学生将学会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生命,以更加细腻的情感体验生命,以更加坚定的行动守护生命。展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与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关爱生命教育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为培养具有高尚情操与卓越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伟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策略[J].海外文摘,2021(17):93-94.

[2]陈常锋.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的开展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75):121-1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