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展开教学工作,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协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物理观念,并培养学生以客观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习惯[1]。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持续优化教学设计,注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巩固他们的学科基础,强化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物理教师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基石开展教学工作,有助于学生对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物理观。同时,能培养学生客观观察、思考的习惯,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丰富学习与生活体验。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精髓,提高知识水平和学习效率,还能培养探究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需要结合其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清晰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全面认识、深入探究的前提下解决具体的问题,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教师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养成运用所学知识探寻事物本质的意识与习惯,强化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实现科学成长。除此之外,也能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提高自身物理综合水平,强化其探究意识、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推动其全面发展。
二、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对物理现象的深入探究和理解,而物理学科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转变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后,教师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和引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只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物理观念,为其全面发展和未来科学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结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物理学史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侧面,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人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了解物理学家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如哥白尼使得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伽利略因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判为异教徒,在软禁下度过余生;法拉第因家庭贫困,从小就开始做学徒,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学与化学等,学生会被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所吸引,从而激发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欲望,以此树立正确的物理学科学习观念,培养创新精神,为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又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前,教师可先介绍其历史渊源。早在300多年前,伽利略就提出了小车滑行与阻力的关系,并设想在光滑平面上小车将永不停息地运动。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与推理,总结出了这一重要的定律,并谦虚地表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帮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的脉络。这一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热情,还能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方法的可靠性。
(三)开展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都是以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为基础的,开展物理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设计有趣且具有实践意义的实验,注重实验前的预习和实验后的总结。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以“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观察与分析,并得出结论。首先,让学生体验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预示其有感应电流的产生,这一实验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物理观念,即切割磁感线运动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并理解其产生的条件。其次,通过让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发电机,在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是磁铁与线圈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线圈匝数与磁铁引力的大小了解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为探究电磁感应电流公式埋下伏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深入理解电磁感应原理,逐步培养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实验原理,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学生共同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三、结语
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秉承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