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讨
隆来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隆来兴,.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讨[J]. 物理进展,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38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初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380
基金资助: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必要的素质和重要的能力,以满足他们的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物理学科中,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演示神奇的实验、播放形象的多媒体动画等方式,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同时,情境创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情境创设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以“内能和热量”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课程主题。例如,利用一个装有少量水的试管和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并引导他们思考温度变化的原因。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水分子在加热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在冬天会感到寒冷,而夏天会感到炎热吗?”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热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内能与热量的关系。这样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去体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实验教学更生动形象,能带给学生更真切、更直接的感觉,使他们对物理现象及规律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独立的探索与实践,使他们能够自己进行试验,并从中总结出结论,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例如,以“电现象”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电的性质和规律。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电学实验装置,如电池、导线、灯泡等,并让学生观察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灯泡会亮的现象。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产生的原理,并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导线,观察电流通过不同材料时的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实验任务,如让学生探究电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或者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并测试其性能。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发挥其优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探索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促使他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学习层次也相对有所不同。为此,作为物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焦耳定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个性化教学:

(一)兴趣引导

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焦耳定律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和理解焦耳定律。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家用电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与焦耳定律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实验和例题入手,帮助他们建立对焦耳定律的基本认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如探究不同材料在相同电流下的发热情况,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

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或者提供线上学习平台和互动社区,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注重实验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施该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夏波.指向课程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3(25):45-49.

[2]邱婕,张谷令,邹斌.初高中物理新版课程标准共有要素与特有要素的分析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24):80-84.

[3]范润生.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J].科学咨询.2021,(1).

[4]李文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教导刊.2020,(13).

[5]刘艳.如何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J].广西物理.2021,(3).71-7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