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是一项比较难的学科,很多高中生在分科选择时也会避开物理这门科目,选择对思维要求更加简单的历史、生物、政治等,但不得不说大多数的工科都需要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物理基础,以物理思维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一、对我国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1.高中阶段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缺少充足的课时
自从我国教育部门实施新课标改革措施以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但是面对这一局势,物理指导教师一时难以形成新型的物理教学模式,只能通过不断摸索来找到适合中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模式。因此,物理指导教师也是在摸索中求进步。对于中学生而言,物理指导教师突然换了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一时之间还不能适应,这时中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而物理指导教师需要对中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在无形中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了,显得原有的物理课堂教学课时变得紧张起来。
2.高中阶段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资源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内容越来越复杂,牵扯到力的作用,磁场效应等多个方面。对这些内容部分进行实验演示时,必定需要大量的物理实验设备。但是,我国的许多高中学校在这一方面明显出现物理课堂教学实验资源短缺的表现。分析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会发现物理学科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并且物理这门理学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高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实验部分缺乏充足的教学资源,势必会抑制中学生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发展。
二、科学思维培养途径进行分析
1.课堂教学突出逻辑性
如果初中物理是带学生走进物理世界,认识什么是物理,那么高中物理则是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要想达到这个教学目的,老师自身必须能够熟练掌握教材,按照教材编写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结合自己的理解,重组成更便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结构,使每节课之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表现物理教材的逻辑性呢?这就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材反复阅读,备课时反复推敲,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及深,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一步一步展开。例如,在进行“电场强度”相关知识教学时,老师可以从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出发,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力是非接触力呢?重力,是由地球周围的引力场所产生的,库仑力产生于电荷周围的电场。在一个电场中放入另一电荷,但是受力却不同,怎么反应这一性质呢?此时就可以引入电场强度,等于检验电荷所在的电场力和其电量的比值。单从定义来看就很容易被迷惑,误认为电场强度和检验电荷有关,但是实际上,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所决定的,与其他无关。此时就需要老师点明这只是物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比值定义法,类似的还有密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其它量没有关系。
2.比较和分类
一般来讲,人们认识事物通常是从比较和分类开始的,也许不是按照通用标准进行分类,但是每个人心中总有自己的分类标准。要区分事物或者物理概念,就要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才能寻找出独特的点,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高中物理中教学中就经常使用比较认识有关联的对象的物理性质。分类则是根据自己所判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两大特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倘若学生能够根据各知识之间的不同点和关联性进行分类,那么就能够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减少机械记忆,开阔思路。例如,在楞次定律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把磁铁插入闭合线圈,将会使与线圈串联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此时表明产生了电流,但是把磁铁拔出时会发现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经过比较可以发现:磁铁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电流,不同的是两次运动所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同,这个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另外,在力学这一篇章的总复习课上,可以主要分为运动和力两条主线,再进行脉络填充,这样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开拓思路,总结归纳。
3.利用情景体验型教学模式
通过对物理知识点和物理原理进行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许 多物理原理都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被发现的。例如:牛顿发现 万有引力,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富兰克林与雷电的故事等。科 学家们发展这些物理原理的过程都很有趣。物理指导教师可以通 过情景演示,来让中学生在课堂中感同身受,体会到科学家们发 现物理原理时的特殊心情。这种利用情景模式来进行物理原理解 释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生培养科学思维也是具有优势的。
4.利用探究型教学方式
科学是需要不断摸索和深入探究的。因此,物理指导教师 在对中学生进行物理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时,必须要以引导教学为 主。例如:物理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抛出一个问题, 接着要求中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来进行合作探究。探究的内容, 除了剖析物理原理表面意义外,还应该从更深层的蕴含点进行剖 析。中学生能够在这种探究型教学方式的引导下,不断使自身的 科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改革政策的提出,使得我国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课堂教学工作越来越成熟。物理指导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帮助中学生提高他们在物理学科方面的思维能力,间接使中学生的物理成绩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晓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84.
[2]李湘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5):48+71.
[3]肖吉霞.浅析我国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