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游戏是根据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创设若干区域,各活动区投放不同的材料,幼儿打破年龄、班级界限在各个区域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自主地参与活动,发展幼儿各项能力,同时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不断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一、混龄教育背景之下幼儿园游戏设置的重要性
(一)增强幼儿的体质
通过幼儿教师精心的设计与规划,来激发起幼儿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热情,同时还能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少生病,帮助幼儿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二)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混龄教育的背景之下,通过幼儿合作式的游戏,让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加强,无论是情感还是精神都得到了满足,心里越发的健康。
(三)培养幼儿乐观的心态
通过在混龄教育之下,幼儿园进行游戏的设置,让幼儿在广阔的空间内进行活动,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和新鲜空气的供给,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和活动之下进行交替,培养学幼儿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还能让幼儿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活泼,并且在游戏当中逐渐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明白游戏背后的内涵与价值,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四)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师需要在游戏当中仔细对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仔细的观察,为自己以后更好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主要的依据,还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此外,当幼儿在体育游戏的过程当中,自然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不解的问题,老师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幼儿指导与启发,帮助幼儿顺利的完成体育游戏内容,并主动、积极的思考在游戏当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及时的对活动的形式进行改善和健全,为幼儿游戏更好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混龄教育大背景之下幼儿园游戏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一)从幼儿的视角设计游戏的主题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幼儿是通过游戏来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游戏中蕴藏着幼儿发展所需要的因素和幼儿教育契机。主题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游戏方式,主题会影响游戏的开展情况。因此,为了设计适宜的主题游戏,笔者采用谈话法对幼儿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喜爱的游戏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笔者生成了湖滨家园、宝宝理发店、古柏大润发、小猫面馆、宝宝医院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游戏。游戏主题生成后,笔者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及游戏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内容。例如,在“去吃早餐”亲子体验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设计店面、早餐内容、角色牌,邀请家长志愿者进课堂。实践证明,从幼儿的视角生成的主题游戏深受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喜爱,有效促进了不同年龄幼儿间主动的交流,为后续的混龄区域游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自由有序的游戏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了促进混龄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自由、有序的游戏氛围。一是从园内场地规划着手。一个楼层上可安排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班级,这样,一个楼层的幼儿可以在一起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既可以解决幼儿上下楼梯的安全问题,又可以缩小混龄时幼儿交往的范围,降低教师观察与指导的难度,保障混龄游戏安全、有序地开展。二是从各楼层的场地规划入手。小班幼儿适应性较弱,归属感不强,教师可以把有小班幼儿参与的社区娃娃家、糖果店、孩子王、超市等游戏设置在小班班级内或离小班班级较近的走廊位置或活动室,提高小班幼儿的参与性。为方便幼儿取用材料,共享材料超市可设置在走廊的中间位置。每个楼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性质,可充分利用楼层的各个角落,为幼儿提供宽敞的游戏场地。三是巧用音乐资源,营造和谐、有序的游戏氛围。教师可在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渗透音乐: 在游戏前,幼儿听到欢快愉悦的音乐响起时,会不约而同地走到各自的游戏场地进行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播放节奏欢快的串烧音乐可调节游戏氛围,促使幼儿积极、愉悦、专注地投入游戏中;游戏结束时,舒缓的音乐可以提醒幼儿有序地整理、收拾物品。教师充分挖掘音乐的隐性教育价值,可以节省精力和时间,推进游戏有序开展。
(三)加强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
混龄游戏由于打破了年龄与班级的界限,师幼之间、幼幼之间都不熟悉,这给活动区老师的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更好的开展混龄游戏,提高游戏的有效性,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逐一开展。
分时段逐步混龄创设。好的游戏区如果一开始就进入混龄游戏模式,容易导致孩子们找不到活动场地,不认识组织活动的老师而导致整个游戏停滞不前,鉴于此,我们将采用分时段逐步混龄形式,以提高混龄游戏的效果。
同龄混班游戏。孩子们对自己班级的活动熟悉后,我们采用同年龄幼儿自主选择混班形式开展,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很快就熟悉了不同的游戏区域。
逐步进入混龄模式。在孩子们对本年龄段游戏内容、场地熟悉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混龄的游戏活动,中大班共10个班级,采用“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与教师的引导,孩子们掌握了混龄游戏活动的常规。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混龄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活动常规。
(四)教师有效评价
指导不同年龄段幼儿参与的混龄游戏,如何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这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只有老师在组织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提升幼儿相关游戏经验。在混龄游戏中,教师善于敏锐地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对幼儿的游戏情况加以组织和引导;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位幼儿,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要给予鼓励与帮助。同时充分发挥混龄优势,达到“大带小”的效果。教师还要及时、合理地评价幼儿游戏情况,以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幼儿在玩“野战部队”时,小年龄幼儿对攀爬梯子过不去,感到有难度时他们会放弃游戏,这时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孩子们会不断挑战,继续投入到游戏当中。
总而言之,通过幼儿园教师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不但与幼儿喜爱玩耍、爱自由的天性相符合,更培养了幼儿之间互帮互助、热爱锻炼的精神。幼儿园要鼓励教师开展混龄游戏,为混龄游戏的开展提供支持,以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孩子在一次次的混龄活动里逐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红兰.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探索之旅[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59-260.
[2]刘霞.幼儿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72.
[3]夏邑群,施燕飞.幼儿园混龄游戏的内涵、特征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9(07):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