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幸福班级的创建,我们从心灵到行动到保障,一路探索,一路改进,现阶段一起编织了六个小篇章。下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幸福小秘密。
一、心灵洗礼——小组合作的内驱动力
要想班级小组合作实施有效成功,那这个班级一定充满爱,充满动力,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充满爱呢?空洞的说教,孩子们听得太多了已经麻木了,似乎起不到效果,倒是一些微电影、电视散文作为成年人的我也会为之感动。由此得到启发,我发动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去找关爱他人,孝敬父母,励志成才的微电影或者电视散文,例如天堂的午餐,麦田的舞蹈者等,并分享给大家,孩子们可以看,也可以早读是跟着视频读,长期如此,一方面熏陶了孩子们,让他们无形中充满爱,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朗诵、鉴赏美文的能力。
二、活动引领——小组合作的调味剂
这是我们校长经常讲的一句话。当然校长讲的是大活动,我把它化为我们班的小活动。
跟随着这班孩子,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个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元旦,清明,我们一起吃月饼,吃粽子,拿着艾条,撒着黄酒;我们为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的唐哥过生日,(唐哥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据说都是给女儿过,没有给自己过过。)在这些活动中,各小组自行组织节目,孩子们对班级更加喜爱,同学们关系更加融洽。
三、循序式培养——小组合作的温情服务
首先创建班级主题文化——“感恩”,以《爱的教育》为班级共读书目。在班级主题文化下建立小组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口号,小组名称,组徽,小组口号。
其次,小组合作的干部培训,火车跑的好,要靠车头带。我们班尤其重视,小组长的培训。这里的培训,会以具体例子告诉组长遇到事情该怎么做。并且组长也要读书,学习管理。这样组长在遇到棘手问题或组员的不理解时就不会束手无策,或者被气哭,赌气。组长幸福感油然而生。
再次,团队精神的培养。主要包括角色、信任、协作、沟通等,一直觉得拓展训练的这些做的很好,终于得到一本好书,《学会创新》里面有很多例子可以操作,带领孩子一起在游戏中明白怎么去在小组中合作。
最后小组合作的家庭式管理,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尊重,但是老师的教育会或多或少的让他有些难为情,甚至不愿改正,这里我们就发挥了小组的力量,在平时的相处中,小组已经形成了默契,这时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批评,商量,学生易于接受。
四、学生教研组——小组合作的动力源泉
每个学生曾有一颗好好学习的心,如果每天什么都不会,煎熬8小时肯定不幸福,所以我们成立了学生教研组,老师与学生的思维还有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采用成立各学科教研组,研究学习吃力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提供补习和帮助,例如语文的教研组长关政就创立自己的方法,而且对我班几个学困生特别有效,他知识渊博,点段子,背书,利用段子将阅读理解。
五、家校合作——小组合作的后勤保障
小组合作管理实施的成功与否,家长方面也是重要的资源,教师的动力来源于得到认可,作为老师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严重超出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可是学生认为这是老师该做的,家长也如此认为。仿照学校家长义工队,我们成立了班级家长义工队,家长来送小孩的时候,可以随孩子进班,协助管理抄作业的现象。一方面体会了老师的辛苦,另一方面加深了了解。家校互相了解,促进了老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干劲。
六、活力班报——小组合作的传声筒
媒体是有很大的影响力与导向作用的,我们的班报会搜集发生在班上的各种感人瞬间呈现给大家,让读得人觉得自己以后也要为班级,为同学做点事情。各小组长寄语,各小组评比结果展示,勤学星,卫生星等的上传,激励着孩子们幸福前进。还有家长交流圈,孩子我想对你说,我的困惑,我的孩子为什么你变了。孩子的回答。促进父母和孩子的交流。
当然还有给孩子们留点什么,班级宣传片,班级明信片。看了使学生更加感觉到我是班中的一员。
这便是,将小组合作运用于班级管理六个小秘密,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分享着幸福。
参考文献:
【 1】罗祖兵,尹佐兰. 消极班级管理的积极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8(12):97-101.
【2】金鸿文.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OL]. 学周刊,2018(30):165-166[2019-01-24]
【3】柳德. 以自主管理为基础,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水平[J]. 学周刊,2019(03):172-173.
【4】钟梦瑶. 浅谈“和合”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OL]. 学周刊,2019(0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