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考的物理试题是按照考试大纲来的,通常都是按照往年的方式来进行的,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变体,以对基本的物理知识进行考察,在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全面的考察的同时,还对试题的基础、综合、应用、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考察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新一轮的考试,在新的一轮考试中,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命题指向。在新的一轮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的老师们要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新课改相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对试卷进行科学的解析,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表现得到更好的提升。
一、新高考改革下物理题型综合难度分析
本文全面地剖析了全国卷以及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些地方试卷的困难程度,同时,以物理学的核心素质为基础,对过去九年中的考试题目的发展态势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解释,为考生和教师们准备考试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想法。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着重考查学生的领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重要能力以及学科的核心素质。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科和人的作用,使学生的素质得到真正地培养。为此,本文对高考的各位考生及老师们给出了如下几点意见:(1)注重基础,注重运用。基础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基础,要强化对物理核心概念和思想的认识和运用,把它们进行结构化和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物理概念的知识系统。(2)强化综合题型的培养;在对主要内容进行强化的情况下,应尽量缩小单项知识的考查范围,强化知识的关联性,提高练习的全面性、灵活性。(3)加强对模型构建的训练。尽管在命题上有所革新,但并没有改变,依旧注重共性,忽略了一些特别的技能,突出了学生的核心素质。所以,我们应在强化一般性通法的训练与提高的基础上,注重对其进行模型化与理性分析的训练与提高。
二、新高考形势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分析
(一)调整物理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比较晦涩,知识点理论性强,这些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为物理学的学习特性,在以往的考试中,对物理知识的考察点更多地偏向于一些比较深奥的题目,比如;在动力和移动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新的考试模式下,试题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注重对考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考查。所以,在新的高考模式下,考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所以,物理老师要以物理的知识为基础,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物理素质。
(二)转变物理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学生采用的是教师讲解,自己听讲的传统方法,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地体现,严重地依赖于老师,难以养成独立的学习能力。在新的考试模式下,老师们越来越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老师仅仅作为学生的指导和参与人,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物理老师也要主动对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可以独立地进行交流和交流,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尽早改变自己的物理教学方法。
三、现阶段高中物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注重举一反三、复习缺乏灵活性
从目前的高考物理复习情况来看,有些老师在进行复习时,缺少举一反三的思维,往往只是对实体的内容进行解释,很少进行拓展性的训练,也没有与复习的内容相融合。这就造成了高中物理的复习缺少了弹性,只靠试卷来解释,会让同学觉得很无聊,也没有了复习的兴致。另外,在高中阶段,为了即将到来的高考进行复习,而高考又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次测试,因此,所有的学生都对学习充满了热情,都想要拿到更好的分数,同时也想要更多的例子来适应自己的学习需要。然而,在实践中,老师们却没有“举一反三”的观念,从而造成了“温故而知新”的现象。如果学生们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下降,对他们的考试表现和将来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复习内容缺少,没有结合理解考试试题
在高中物理的复习过程中,要想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就必须将历年的高考试题与试题相联系,同时还要做好大范围的推理练习,这样,才能使同学们的数学水平得到提升。然而,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缺乏复习的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例如,有些老师只是在复习课本上的知识,而没有将历年的试题与试题相联系。虽然有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了利用历年试题进行复习的意义,但没有从理论上进行类比。这就造成了课程的不足,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要。而且,一些高中物理老师对于新高考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可以说是缺乏对新高考的认识,一些老师觉得新高考只是改变了试题的种类和内容,而老师们只需要把教科书上的东西学完就能应付,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这就造成了复习的东西都局限在教科书里,缺少了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新高考下物理总复习教学和物理试题策略
(一)增强试题深度分析能力
比如,在进行“电磁学”部分的解析时,给出了一道练习题:已经知道了变压器的原始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圈数之比为,而原始绕组上的交流电压为:当到达两端的电压时,氖气泡就会发光,下面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是正确的:当打开一个开关时,氖的发射频率是:当切换开启时,显示的是电压值范围;当切断电源时,电表的数值就会增加;切断后,并不影响变压器的输出功率。题目的解析是这样的:这是近年来江苏高考的一个典型题目,它以电磁理论为基础,对变压器的阻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压的原理、功率等进行了全面的理解。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从交流电压的瞬时时间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到:原来的绕组上的电压的有效值是: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次级绕组上的电压是,而电压的代表数字是 AC电流的实际值。交流电的频率,在一个循环中,两个波的电压高于时,氖在一个循环中可以发射两束光,所以发射的频率是。由于在切换前的输入电压是恒定的,而在切换后的输入电压也是恒定的,因此,在变换器的变压比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输出的电压保持恒定。切断电源后,回路功耗显著降低,由此可以看出,电源的出力取决于电源的出力。因此,答案是对的。
(二)利用微视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现代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对高中物理课堂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把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物理内容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出来,所以可以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由于短而清晰的特点,短而深刻的教学特点,使其逐步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一部分。老师可以用一个微视频来进行复杂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或是具有操作危险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播放微视频,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生动的认识,从而打破了对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也为老师们节约了很多的上课时间。
比如,在教学《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这一章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关于这一节的录像资料,并通过多媒体放映的方式,让学生对行星的运动过程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观察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是什么原因对恒星的吸引力有影响?”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对新事物的渴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点燃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教室的气氛得到了很大地改善,使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开展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为了更全面更深层次地理解学生的学业状况,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测试,用模拟测试的方法来发现同学们在学业上的缺点,并根据自己的缺点来进行训练,这样就能让他们的复习更加有针对性,把他们在学业上的一些不懂的地方给弄清楚。不过要留意的是,要进行的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计划,例如,可以每个月一次,也可以说是一个半月一次,对同学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检验。比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力与运动》一节的复习时,我在这一节课的复习阶段进行了一场模拟测验,把这节课的所有重点都用试题的方式展示了一遍。通过这次考试,本人加深了对同学们的认识,并根据测验的状况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复习计划。比如有的学生对力的概念认知不足,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注重讲解了力的概念,再比如有些学生对力的运动掌握不灵活,然后我又对力的运动加强了巩固和复习,这些都是开展高中物理复习的途径和方式,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结语:在新的课程体系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对高考物理试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加强试题的深度分析能力,训练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训练。充分地利用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对试题进行分析,加强他们的基本知识,从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比较,不断地提升了同学们做物理练习的速度和效率,拓宽了题目的角度,真正地提升了他们的物理学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雪,史册,梁林艳,刘乃宁,赵赫,肖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9,12:82-84.
[2]尹庆丰.“情境化试题”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J].物理教师,2019,4009:31-35.
[3]孟淑丽.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2017,(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