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赖雪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赖雪欢,. 浅析中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J]. 教学管理研究,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51.
摘要: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教育目标,而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更是应该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逐渐成为优秀的青少年。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理念,在初中教育中,班主任应兼顾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文化学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要塑造其良好人格与品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与思路展开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德育管理教育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51
基金资助: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加,网络中充斥的各种不良信息会对学生产生侵蚀。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管理者,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德育的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抵制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树立高尚的情操,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丰富对德育管理的方式

在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应抓住当今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的角度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只有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确定德育管理的方向,进而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首先,班主任应遵循初中生个性化的发展,营造自主、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班主任应改变以往按成绩划分座位的方式,从学生的特长和缺点来进行互补座位划分,如性格活泼、善于表达的学生应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学生相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同时,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差异化的问题,可以成立兴趣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小组,培养其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其次,针对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班主任可以在课下对其进行交流,通过有效融入德育思想的教育内容来让学生明白注意力不集中的弊端,促使学生能够自觉提高课堂注意力。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仔细聆听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缘由并结合其心理变化特征来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度。

二、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方法

德育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这项工作的开展要讲究方法,只有用对方法,才能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而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德育工作的进行,甚至还会影响到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把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丰富德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班级管理人员的任用上,班主任要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行推选管理人员,这样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由班干部来监督这些制度的落实,在制度中要体现各种德育内容,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约束。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制度的约束下,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另外,班主任还需要与家长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有一些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在学校中的天差地别,所以,有必要建立联动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全方位的德育渗透。班主任可让家长给学生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把这些劳动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可据此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有效指正,在情感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德育工作的高效进行。

三、发扬民主,在平等关系中拉近距离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自我意识正处于觉醒阶段,很多时候会表现得特别自我,特别渴望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青春期的特点出发开展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发扬民主,在互动交流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以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关系,而这种和谐、平等、民主关系的构建也是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形式。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班长的选定、班级纪律的制定、班级管理办法的制定、班级卫生情况的处理等等,教师都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甚至还可以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而一些规矩的制定得到了全班大多数同学的同意,就需要集体共同来维护,包括班主任教师在内也要严格遵守这份共同的契约精神。例如学生上学迟到了要按照班规进行相应的惩罚,而班主任教师进教室迟到了,教师也要主动向学生道歉,并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班级纪律规定接受相应的惩罚。

四、设定管理目标

设定奋斗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斗志,提升学生团结意识的有效条件,因此在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还应该通过和学生共同制定奋斗目标,共同遵守奋斗目标的形式提升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以及家的温暖。在目标制定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参与进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奋斗激情,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而一个在行为上能够自律的人,在德育方面也就更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例如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月为单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或奋斗目标,并在每个月末一起进行总结反思,如教师将目标设定为每天完成“学习强国”20分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目标设定为每天练字一页、月考突破 90 分、保证作业完成率 100% ,并每天记录,到月末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分别拿出自己的计划,对自己计划完成的真实情况展示出来,进行交流与分享,评价此次目标的达成情况,没有达成的原因,并一起制定下一个月的奋斗目标。通过这种教师与学生一起行动的方式来突破一个个目标,完成一次次挑战,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更好地成长。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应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思想,更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形式,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开展初中生德育教育,这是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最好途径,也是引导初中生实现德育素养提升的最好方式。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祥.初中生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45.

[2]单勤.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探索[J].职业,2013(02):51-5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