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特殊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因此,在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在传授其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态美,从而培养其情感,提高其身体素质。体育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将讨论和分析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与普通学生相比,特殊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很大的差异。教学前必须进行教学诊断和分类,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教育环境。由于身体缺陷容易导致心理冲动,专业体育教师必须知道如何为具有医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
一、素质教育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缺失会导致人们社会道德意识的缺失,使社会道德不稳定的因素,引起社会恐慌。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有着不同的缺陷,心理上存在着差距。因此,教师应在体育活动中掌握医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素质教育缓解学生的不同情绪,稳定特殊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稳定的疫苗。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能使他们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不容忽视。将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是特殊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对策
(一)在趣味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学教结合的体育教学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普遍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真诚,才能真正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的生活。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应考虑自身的利益因素,积极与学生在活动中互动,使学生在体育教师的领导下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在特殊教育学校有许多弱智学生。这些学生的智力不足以支持他们将来独立地进入社会。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体育教师可以在活动设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能力,保证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实现智力的发展。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接球”,规定每个学生只能从网袋里拿一个球,跑到指定的位置,把球扔进篮筐,重复上述规则,最后,把球扔进篮筐的人数最多的一组获胜。通过这种体育形式,学生们可以在快乐中得到身心锻炼。
(二)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专业
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有一些身体缺陷,但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长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性,这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特殊学校完整的体育课程不仅包括体育课堂活动,还包括课外活动。对于体育课程的课外活动来说,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体育知识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课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通过合理设置练习难度、练习小组设计和练习环节,使学生形成长期的体育活动意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也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残疾学生来说,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极其重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残疾学生的毅力和自我完善的素质。例如,在长跑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耐力,容易中途放弃。这时,老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鼓励。鼓励学生坚持就是胜利。教育学生克服困难,克服阻力,增强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作为残疾学生,他们或多或少有自卑感。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培养自尊和自爱的信念,鼓励学生克服自卑情结,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拥抱自己的学生时光。
(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技能
在体育教学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体育活动中受伤。对于残疾学生,他们应该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帮助。作为一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好残疾学生的教学工作,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例如,聋哑学生在从事短跑、跳高等活动时,要重点帮助残疾学生,做好对残疾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运动的动作要领和技巧,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受伤。
(五)增加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吸引公众关注
学校体育经费的缺乏不利于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重视特殊学校的体育活动,增加财政投入,积极开展体育竞赛,努力为特殊学生培养和发展优秀运动员。按照国家标准提供场地和器材,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为开展特殊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舆论引导,呼吁全社会关注特殊学校体育的发展,积极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体育的发展。
结束语:
在特殊教育事业中,体育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每一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并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尊严和乐趣。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摆脱“教师尊严”的权威,俯身倾听学生的声音,从体育指挥员到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的主人,到与学生一起学习和如何学习的伙伴。残疾学生具有自主性、潜能、个性和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师应善于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态度,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白雪.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0):79+81.
[2] 王飞.浅析提高特殊教育体育教学质量[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5):40+42.
[3] 王涛,慕雯雯,侯晓晖.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02):88-91.
[4] 熊西宇.浅谈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实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0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