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特征
在确定单元主题意义之前,我们要明晰单元主题的特征,进而更精准地确定教学主题。
1、引领性
单元主题具有引领性的特征。所谓引领性,就是通过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教师在明晰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时应把握立德树人的方向,在活动中凸显学生本位,让学科育人在有意义的大背景下展现出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的合力,彰显单元主题的引领性。
2、关联性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具有组织性的,每个课时都是由课时目标、主题情境、语言任务、探究活动等组成,构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教学体系。教师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将单元内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关联性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3、延展性
单元主题是具有延展性的,这也是挖掘单元主题意义的价值所在。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获取新的知识、感悟主题意义,并将其放到新的情境中,用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持续影响学生的品格与行为表现。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要点
1、把握单元整体教学核心
为了更好地展示整个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全面而细致地分析课程内容的特点、各板块功能以及与课程的主旨内涵之间的关系,正确地重组文章的组织与内容,正确地掌握每一课的内容,并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实施新一轮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条件。英语教科书中的篇章和会话是一种基本的教学资源,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主题意义、情境和内容,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文体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掌握语言技能、知识技能、认知水平等,同时要深入地论述文章的主题、内容和问题,同时也要营造一个与主体内涵密切联系的情境,从而使得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文化素质。
2、关注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
在实施单元式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学科骨干素质为目标,以主体内涵为中心,进行整体性的教学。为此,必须仔细地对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发掘与其有关的文化信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学习策略,并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使其具有生命的主题意蕴,并通过实践来扩展其内涵。应指出,在课程设置中,要明确各个课程目标的层次,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可实现、可操作和可检测。而在此基础上,课程的分时教学应该与整个单元的教学目的相一致。学生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教学,培养多种不同的文化视野,运用英语的灵活运用和沟通,强化英语能力,提高英语的专业能力。
3、重视阐释和加深题材内涵
在掌握了整体教学核心、主题意义和教学整体的教学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补充,并通过英语教学等方式来组织探究式教学,更好地理解和理解该课程的主题意义。这就是文本的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要根据教材本身、教师教学风格和能力、学生学习特点、水平(旧知)、生活环境等基础条件,做到教材适用,课堂适用,文本适用。而且,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的课标注重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单元式的教学,建立一个主题情境。在教学期间,以现有知识、经验和体系为基础,对单元板块、段落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情境、有操作能力的单独板块,让同学们能够真实地了解题目的情境,并建立起新的知识系统。
三、主题意义引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1、整合主题内容
主题本身具备课程意义和教学意义,教师可以围绕三大主题范畴,明确各年级主题群以及子主题内容,并根据单元内学习材料统筹规划语篇内容。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聚焦主题,依托语篇,通过活动规划,引导学生开展个人与文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的积极互动,在此过程中建构对于主题意义的深度理解,形成围绕单元主题的结构化的语言知识体系,体悟语篇所传递的信息、价值、观念或态度等。因此,教师可对单篇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将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将同一主题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明白自己学习的是一个整体性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Would you like a pie?”这一单元时,教师应注重整体性并研读各部分内容,确立单元主题并找到单元主题的正确探究方向。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掌握句型,学会如何向他人提供食品,并引导学生掌握食品的词汇类型,正确使用句型帮助他人找到想要的食品,再通过句型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掌握日常交际用语。另外,在分析教材并厘清各板块之间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将如何帮助他人找到最喜爱的食物作为主线,串联单元教学。在 Would you like a pie?这一单元中,可通过构建单元话题发展学生的能力,但教师需要找到相似主题的教学材料。好的主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真实有效的情境,并且将学生的真实生活与英语教学联系在一起。英语教学工作的落实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递,而是要使学生透过英语知识的使用实现思想交流,分享自身的情感与经历,这样课堂就能变得生动有趣。与此同时,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挖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后,可将教材的内隐价值体现出来。例如,在对话内容中,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朋友邀请 Helen 吃东西的句子,再通过Helen 的回答进行互读展示,可以使学生从对话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也可通过表演巩固句型,最终通过延伸自主创建生活场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并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句型,而且能促进学生在再现情景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开展实践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前提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应对教学方向进行合集规划,致力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对知识的迁移、归纳、总结和应用,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英语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单元整体教学的宗旨是呈现碎片化知识,使学生可以点连成线,线串成面,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于实践活动中渗透教学内容,为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英语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就要将单元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并通过布置任务来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能动性。任务探究活动开展的目的是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核心素养目标的体现,也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最终目的,基于单元整体教育思想的活动灵活多样,教师平时要深入探索并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表达,充分展示自己,在做中学,在实践中不断动脑思考,增进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和深入交流,在个过程中相互帮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形成团队协作意识,一方面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达成知识、技能目标,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例如,在“How can I get there?”这个单元中,便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话,浏览story time and cartoon time之后,朗读对话,并与同桌进行创建对话情境,将 Where do/does …live?How do/does …get to school/…?等重点句型应用于实践当中,学生通过对话能纠正单词发音,强化英语基础,还能复习整个单元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建构单元知识体系,围绕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创设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设置课堂任务来提高和巩固,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在与同桌或者小组成员对话的过程中代入文章中的角色,在所构建的真实语境中感受人物情绪以及心理活动的变化,对文本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与此同时加强英语口语练习,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
3、开展教学评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单元教学评价是完善整体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评价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评价能够帮助教师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目标。在每个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基本了解程度,从而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在教学结束后,再次进行评价可以明确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确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My home”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对于一些表现不足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如多加练习、多与同学进行口语对话等,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为整合性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也为单元整体教学注入了活力。它打破了传统碎片化、零散性的教学模式,将主题意义与语言活动结合,让师生能够以更为清晰的线索进行教学与研究,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百伶.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教学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21(10):71-72.
[2] 赵莹莹.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探析[J]. 文渊(高中版),2021(1):90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