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各阶段教师都致力于寻找一种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力求提升教学效果。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微课,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授课环节灵活运用微课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拓展课堂授课内容、节省授课时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一、利用微课节省课堂时间,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要用大量的时间讲解课本中的知识点,并将教学重难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但教师板书的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在此情况下,教师若能灵活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巩固和练习的机会。例如,在教学有关各少数民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搜集和整理相关知识点,将其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初步了解。正式授课时,鼓励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成果,教师再通过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针对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微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与地理学科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等制作成微课,利用悬念导入、对比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持续的学习动力的作用下展开课堂学习,促进学生个体的课堂参与,发挥课堂导入的促学作用。在进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运用微课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介绍台湾的微课,并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了以下问题:“观看微课后,你能介绍一下台湾的概况吗?台湾为什么被称为‘美丽富饶的宝岛’呢?”提出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与微课内容进行回答。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台湾发展的概况,增强了学生对台湾地区风土人情的认识,也让学生在了解台湾发展历史的过程中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发挥了地理教学的德育作用。
三、借助微课扩展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很多地理教师都将教材内容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但教材中的有些内容缺少时效性,这也是导致地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和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原因。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拓展教材以外的知识点,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当前实际情况。而微课正好能够满足教师的授课要求,弥补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海陆的变迁》一课主要讲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内化,地理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如向学生讲解环太平洋火山圈与地震带的相关知识,或现阶段仍处于活动频繁期的火山,并将其制作成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四、微课展示,缩小空间距离
区域地理认知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掌握我国的基本区域特点,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与爱国情感。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此类知识的教学,可以缩小空间地理距离,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生动地感受到不同地区的地貌特点以及风土人情,提升学生对我国地形地貌的感知能力,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微课的优势之一便是可以灵活地运用图片、图例等要素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按照学生的学情与兴趣点进行有效重组,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在进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利用微课进行了黄土高原区域的展示,提升了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识,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古代文明与独特民居,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与识图能力,使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介绍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的微课。在微课中,教师讲解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古代文明,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革命历史以及特有建筑,链接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一览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地势与风貌,丰富了学生脑海中关于黄土高原的生活场景,为之后关于黄土高原问题的深入探究打下了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微课进行了区域地理介绍,让学生通过视频与图片了解了我国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丰富了学生对我国区域地理的认识。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区域地理呈现时要注意抓住该区域的特点,运用其独特性加深学生的认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地使用微课,要让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也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魏波.巧妙运用微课——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J].人文之友,2020,(9):264.
[2]黄小春.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