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地理学科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要求地理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形式,引入新的、以生活模式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虽然很多中职学校已经逐步开展实训,但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生活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对中职地理课堂的各项内容开展合理的优化,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学思维并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调整,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地理知识,加深印象的同时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在应用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成果。
一、中职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地理生活化课程教学是把教材和资料中的地理现象、地理状况以及地理事件融合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地理等知识理论全面融入现实生活,使学生更直接、更真实地掌握地理知识,更高效地利用地理知识处理现实生活问题。遵循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它既符合知识与教学全面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地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实现中职地理课程的真正教学目的。在中职地理课程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开展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大多数学生从生活和新闻中发现地理素材很容易也非常感兴趣。第二,它有助于降低学习地理的难度,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地理材料更加直观和生动,学生更容易触及和理解。第三,生活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适应生活的能力。把教材上的地理知识理论运用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地理科学的学习价值。
二、中职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对地理的知识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将难以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对地理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效果也差强人意。与生活化实践教学相比,地理教学以课堂教师为主,授课形式相对比较简单和枯燥,这也是中职地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教学情境单一
中职地理课堂的教学问题较多,其中普遍的是情境单一的问题。为了在今后的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笔者建议按照多元化的理念设计情境,否则很难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得到优良成果。中职地理课堂的情境设计若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则各类情境的设计功能不够完善,在应用上也无法得到卓越的成绩,产生非常多漏洞。课堂的情境模式若只套用书本上的知识点,则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想法,知识没有任何趣味,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够积极、主动,发挥不出自己的特长,对中职地理课堂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中职地理课堂的情境创设应不断地被改进。
(二)学生实践能力薄弱
中职地理课堂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致使大部分学生处于灌输式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地理知识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导致他们的实践能力不断的减弱。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是希望他们把地理的理论和实际更好地融合起来,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中合理应用知识点,改变教学的思想,创造出较高的教育价值。中职地理课堂的教育模式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科学的培养,部分教师却依然采用陈旧的经验,不具备足够的指导意义,对中职地理课堂的目标构成严重阻碍。实践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的地理素质并不完善,所以必须坚持在今后的教育中不断优化这一点。
三、中职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乡村地理资源的生活化教育
乡村地理资源是指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具有代表性、独特性或历史性的人文环境。将乡村地理材料有机地融入地理课程体系是中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农村地理资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地理资源,合理使用可以促进学生与课堂产生共鸣,它能促进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并有助于他们获取更高级的地理知识。地方地理资料让课堂更具有人性化,这些富有人情味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以生活为切入点,开展地理教学
中职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中,可以巧妙地以生活现象、生活案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入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地理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利用其进行生活实践活动,构建一个好的教学课堂。以气候类型知识点的讲解为例,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国气候的过程中,由于种类繁多,知识点复杂,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如果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相关知识点,势必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以生活化为主题地理情境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是在生产生活现实中塑造出来的。因此,所有地理学知识都可以用于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地理现象和案例,有助于创造现实的地理教学情境。创建地理教学情境要详细分析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紧密相关,并且贴切学生的生活,充分分析研究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要根据当地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来创造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在愉悦的氛围中职习地理。科学合理的整合地理教材内容和生活元来创设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情境意义重大,在整合教材内容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首先,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内容更贴合实际。例如,通过解释旅游资源的内容,可以介绍当地的主要旅游资源,学生可以列出当地的特色产品、旅游景点、特色小吃、当地风俗等,通过学生对当地风俗的调查进一步了解本地的地理知识,从而引发地理学习兴趣。其次,用本地的案例材料替换教材中的实例,使课堂更真实。例如,在气候特征和原因方面,选择本地的资料来分析气候变化的因素,取代教材的概括性表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最后,地理知识要结合社会热点和生活事件,使地理更能贴合时代感。地理有年代和时间属性,教师要将最近几年发生的生活事件归纳总结给学生,引导他们熟悉最新的地理知识。例如,本地的某一时间发生的4.6级地震,让学生了解地震区的全球分布和引起地震的因素,学生学习的热情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加强生活体验,改善教学活动
随着中职地理课堂的体系不断完善,生活化的理念渗透带来了更多的教学选择,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学的问题。中职地理课堂的教育进程应加强生活体验的介入,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有效性,由此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创新,为将来的发展做出更多的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改善中职地理教学的现状,其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正在各个中职学校不断开展和实施,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运用对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终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还可以搭建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这为将来的地理教学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
[1]吴榕瑾.生活化模式下中职地理教学探究[J].高考,2020(02):158-159.
[2]马军成.中职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17):45-46.
[3]陈燕.探究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现状及有效策略[J].知识文库,2020(2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