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读写结合的教学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部分的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不感兴趣,多数学生不喜欢阅读,更是畏惧写作,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读写结合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掌握不住读写结合的要素,教学质量较差。因此,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很重要,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提高阅读质量,不再畏惧写作。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阅读,当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想象,学生就会把所思考的问题内容转化为文字,并在写作中表达出来,进而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把阅读和写作教学单独进行,在阅读教学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或者让学生背诵其中优美的段落,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沉闷。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是进行写作手法的讲解,并没有与教材内容中的文章进行结合,导致写作教学抽象化严重,无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容易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而读写结合教学的使用,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把教材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写作中,使学生从畏惧写作到喜欢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优美短语和句子等,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再出现畏惧的心理,就会模仿阅读中的内容,进而可以更加能够体会到阅读内容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无形中有效低增加阅读的动力。此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是学生阅读后的体现,读写结合教学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时,写作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衡量,而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阅读能力就是学生通过阅读后,能够很好低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涵义,而写作能力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使用所积累文字,能够把阅读后所获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阅读和写作都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 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读写结合的教学就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而语文教师写作水平的高低也是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的体现。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再出现畏惧心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阅读教学还担负着人类文明知识传承的使命。因此,教师对读写结合相关理论的学习,掌握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各自的特征与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理论进行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来检验理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才能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二)、掌握读写技巧和方法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读写技巧和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有很多学生在遇到写作时就产生恐慌,这些学生也进行过大量的阅读。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抓住阅读的重点,所积累的素材较少,还导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言思维不足,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读写技巧的传授非常关键,学生掌握读写技巧,就会对阅读和写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就会喜欢上阅读和写作。读写技巧可以分为三步进行传授,第一,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阅读素材的积累。让学生选择一个厚点的本子作为摘抄本,摘抄阅读过的文章,可以是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读物、报纸等一些书籍杂志上的词语、短语等,都可以进行摘抄。在摘抄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分类,把内容一致的内容摘抄在一起,这样方便以后学习和参考。例如,可以把描写人物的分在一类,还可以做出详细的划分,把老年人、中年人、青年、少年等进行详细的分类。描写景物的可以按照时间如早上、中午和晚上等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城市和乡村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四季进行分类等。把相似内容摘抄在一起后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方便以后的查找。
第二,当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后,就会产生很多自己的感悟,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把阅读感悟写下来,使学生内心的思想得到有效释放的同时,使学生更加能够理解作者创作时的感情,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三,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很多学生对于写日记都有抵触的心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评价自己阅读后的文章,或者让学生描述自己阅读文章后的一些的心理变化,就会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使读写得到融合,使学生有了日记创作的内容,长此下去,学生就不会再为日记写作的素材而发愁,慢慢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使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锻炼。
(三)、根据教材内容涉及读写教学策略
语文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载体,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能够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想象力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反复阅读教材内容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教学方式,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才能感受到文章的优美,并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通过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住文章在写作上的分布、分段技巧、词语应用上的技巧等,而教材内容就是学生写作过程中有效的参考模板,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拓展阅读面
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获得,在短期时间内的培养效果不理想。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学生在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依靠教材内容,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课外读物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阅读面的拓宽,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积累更多的优美句子、短语等素材,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再出现没有写作素材,不会使用词语等问题的出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不断创新和改进读写结合策略,提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读写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才能创新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使读写结合教学得到巧妙的融合,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保海.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9.
[2]吴峰.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44-46.DOI:10.13525/j.cnki.bclt.2019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