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科学,课本上的知识,始于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未来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育中,针对知识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数学建模主要一种数学方法,是将现实问题转变成数学抽象内容,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问题,使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构建模型,进而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建模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得到结论、验证结论、改进模型、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不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情境中能够得到自主练习,可以自己构建数学模型,进而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数学建模思维,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过程中,应该与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借由生活实践强化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比如: 题目: 菠萝是大家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我们也经常会吃,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削菠萝”是个学问,我们会发现削完菠萝之后,在其表面会落下一道道的螺纹线,那么大家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削菠萝呢? 学生都知道这样削菠萝是为了获得更多可食用的部分,减少浪费。那么,从数学的教学分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运用假设分析法,假设菠萝的形状是一个圆柱体,此时,将菠萝圆柱侧面展开,就形成了一个矩形,我们用点表示削去的菠萝籽,菠萝果肉的厚度以及宽度也可以忽略,连线表示削去菠萝果肉。菠萝籽在展开的矩形上呈现出来的是交错排列的状态,只有削去的菠萝皮是螺旋线,其展开之后才能够成为直线,也就是削去的果肉最少。这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构建的完整过程,先进行模型的假设,再构建模型,之后进行模型求解,最后进行模型检验、模型分析。通过这样的函数模型构建,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学生数学模型思维的构建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2加强知识应用
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更加重视解决技巧培养以及基础知识传授,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缺乏重视,导致学生在掌握知识后,难以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对其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应用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渗透核心素养中,需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常见问题,促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在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中,要结合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培养,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排列与组合”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传授后,为了验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生活化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彩票是同学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彩票购买原则为从 0 到 23 的数字中选出 7 个数字,数字排列方式如果与中奖数字排列方式相同,那么就可以赢得 500 万大奖,基于这一原则下,一些彩民想到,如果将所有数字组合够买下来,就可以稳赚了。在提出这一生活常见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每注彩票2 元钱的单价,对彩民的这一想法进行验证和分析,进而得出结果。通过这一生活常见问题,不仅可以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充分结合,还可以促使学生以生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解决问题,在巩固其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培养抽象思维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尤其进入到高中后,教材知识大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中学数学知识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一些学生经常遇见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在渗透核心素养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首先,数学教师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精神和社会用人标准,转变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将抽象思维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促使学生更好的应用抽象思维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常见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演绎归纳能力,以此为基础实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中,由于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理解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在这一情况下,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空间平行关系”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究,利用动态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明确思考方式和数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也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
结论:核心素养的渗透对于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可以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随着生活中数学应用的不断扩展,数学与生活的接触愈加紧密。为了满足教学和社会实际需求,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治明.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方法和途径——评《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115.
[2]吴文涛.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19-20.
[3]易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为例[J].广西教育,2020(06):102-105.
[4]朱丹霞,李清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2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