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科学,课本上的知识。始于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未来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育中,针对知识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自主探究教学法
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展现个性化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学“数列”这一知识时,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再观察这张纸上折痕的数量,自主探究其所蕴含的数学规律,进而引出数列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过程中主动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引导鼓励教学法
独立思考是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首要条件。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数学想象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正确的解答要予以表扬,错误的解答要追本溯源,及时纠正。例如,教学圆锥曲线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一个平面探索圆锥各面多种不同的截法,进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圆锥曲线,使学生经历圆锥曲线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三种圆锥曲线的内在联系。通过主动探索、动手实验、相互讨论,借助实物模型与整体观察,学生可以总结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模型知识,进而形成归纳一般规律的能力。又如,教学通项公式时,教师可以出示如下数列:1,11,1111…,10,100,1000,10000…,9,99,999,9999…,然后将学生分为多个探究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探究,探索数与数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体会到合作学习的相互启发作用。又如,教学“对数函数”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存在什么区别”“阐述对数函数的性质”,然后对课堂时间进行科学的分配,让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有相互讨论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对数函数相关知识的掌握,还能梳理数学函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实时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引导学生既进行独立思考,又与同学进行合作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结合实际教学法
结合实际教学法,就是教师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可以说,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实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际例子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例如,讲解概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先清晰地向学生阐述概率的概念,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如:某公司的工作班车在早上7∶30、8∶00、8∶30这三个时间发车,一名员工在早晨7∶50至8∶30这段时间到达始发站乘坐班车,并且这名员工到达始发站的时间具有随机性,问这名员工的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多少?这种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该类型数学问题进行亲身实践,这既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和价值,又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点,进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4角色互换
当下学生缺乏的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而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身的思维空间。很多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反感,感觉学习和自己没关系。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新课,课堂教学开始后,选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模仿教师讲述课程,也要设置一些提问环节、抢答题目环节,等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自己牢固记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学习.还能令学生的思维更为敏捷灵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插入一些课堂小插曲,出一些即兴的问题.考验学生的反应和处理能力。鼓励学生去讲台上讲解内容,能够锻炼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思考,但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即使其成绩再优异,也总有束缚自我的缺陷。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为课堂增添浓郁的学习气氛,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结论:核心素养的渗透对于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可以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随着生活中数学应用的不断扩展,数学与生活的接触愈加紧密。为了满足教学和社会实际需求,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石夕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J].冶金管理,2020(09):211.
[2]王光灿.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家长,2020(14):19+21.
[3]林中奖.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数学建模为例[J].中学数学,2020(09):11-12.
[4]刘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0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