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李慧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慧娟,.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地理研究进展,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5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深入解读,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特点,本文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该思想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总体而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关键词: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50
基金资助: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教育家,其“教学做合一”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深入解读,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特点,探讨该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解读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性与主体性,主张知识、技能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一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也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做合一”首先体现在陶行知先生对“教”的理解上。陶行知认为,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这种理念下,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和交流。其次,“学”在陶行知的理念中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最后,“做”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他主张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了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性、主体性和创新性。它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革新,也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实践探索:以做促学,以学导教

陶行知坚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一观点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对于许多抽象的地理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但通过实践探索,这些难题便迎刃而解。

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章节为例,我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学生们亲自来到河流旁,观察河流的流向、河床的形态以及河流两岸的地形地貌。他们看到了河流如何侵蚀河岸,形成了陡峭的河谷;也看到了河流带来的泥沙如何沉积,形成了广阔的河漫滩。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学生们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不仅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实践探索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正是陶行知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动体现。

(二)互动合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陶行知坚信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彼此促进、共同成长。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积极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互动问答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参与、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

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这一章节为例,我们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围绕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并准备向全班汇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言、交流观点,不仅加深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教师也参与到讨论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化思考、拓展视野。这样的互动合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从而更加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学生在参与讨论和汇报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正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创新思维:鼓励探索,培养创造

陶行知一直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认为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也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以“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引入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何设计一个既美观又可持续的城市?”学生们被鼓励自由发挥,从城市规划、交通设计、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最终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城市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们还经常引入前沿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案例,让学生们了解最新的地理科学发展和技术应用。例如,我们介绍了无人机在地理测绘和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并组织学生进行了无人机飞行的实践操作。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我们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总而言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探索与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实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理念的实施,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地理教育, 2022(10): 4-7.

[2]何晓.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高中地理课堂实践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 37(2): 101-1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