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培智生的生活素质
孙云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云峰,. 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培智生的生活素质[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152.
摘要: 生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人立足社会、行走社会的重要支柱因素。生活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是学校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语文是文化课重要的传授工具,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活素质训练的重要课程。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生相对缺乏生活经验,生活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培智生进行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培智生了解生活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引导他们将生活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以提高他们的生活素质。
关键词: 生活语文;培智生;生活素质;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52
基金资助:

一、提高培智生生活素质的重要性

人的智力与身体素质对生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能力是学生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最基本能力。科学实践显示,学生的生活能力影响着他们今后的生活与发展,所以学校教育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训练。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培智生由于在智力、听力等方面有着正常学生所没有的缺陷,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生活的幸福指数降低。因此,提高培智生的生活能力,对他们的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生活语文是特教学校的重要科目,在生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能力培养渗透于其中。当培智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培智生将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结合热点话题进行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讨论,从而开拓培智生的思维,引导培智生创新,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培智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正常生活,生活语文教学要根据培智生的学情,将生活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据生活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培智生的实际情况,与生活结合起来,寓教于生活,让培智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培智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成才。

二、提高培智生生活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

对培智生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愉悦地成长、顺利地发展与成才。由于培智生存在身体上的缺陷,这就使得他们存有自卑心理,从而引起了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自信心的不足。鉴于此,教师在生活语文教学中,要“以生为本”革新观念,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培智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要培养培智生的生活技能,要在学科教学中把培智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渗透其中,要促进培智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生活技能。

(二)制订适当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在生活语文教学思维训练活动中,教师要制订适当且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在新课改的生活语文教学中,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与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语文思维能力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培智生的基础能力和性格特征有深入的了解,要按照活动目标执行活动内容,如此一来,培智生能够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积极参与进来。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深入考虑各项语文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内容各部分之间的顺序、时间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培智生以“主动探索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进而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拓宽教学的覆盖面,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知识点教学中需要积极且活跃地激起学生的共鸣。培智生对未知事物具有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是营造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从培智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个性特征出发,充分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多个角度指导培智生积极参与学习,拓展培智生的学习与创新空间,使培智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培智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开展课本剧的活动形式,让培智生深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在该过程中合理进行引导,让培智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主进行角色的扮演与展示,达到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加强对培智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

(四)增强培智生的自信心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他们就像一道光照亮每个学生的人生。一个好的老路师会帮助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披荆斩棘,走向人生的彼岸。现如今教育部门对培智教育越来越重视,当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行为、大局观要求越来越高。培智教育面对的是智力有缺陷的孩子,这个时候老师无疑成为唯一能帮助他们进步的人。培智教育教学要想逐步渗透培智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很高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教学能力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这样才能为每个培智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以前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门槛不够高,主要看学历,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文凭很高却没有教学经验,最后导致整个班级水平低下;有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没有很好的思想品格和心理素质,他们喜欢用“强灌强输”的方式来提升培智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最后学生长期处于压力下导致心态崩塌。教师除了要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还必须要有很好的耐心和教学方法,能对培智生循循善诱,让培智生经过不断的熏陶找到人生的目标和自信。教师对培智生的思想教育一定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或口头上,应当多付诸实际行动。如当培智生通过勤奋努力获得了进步,教师一定要以鼓励的方式来表扬学生,不断增进他们的自信进而找到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以充分锻炼培智生的生活素养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我国新的育人教育目标为指南,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加强对培智生生活素养的培育。在新时期生活语文教学中需要明确阶段性教学目标与长远教学目标,从培智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入手,根据教材与学校实际,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要开展有效的生活语文训练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帮助培智生进行语文学习能力与生活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培智学校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8).

[2]华清,杨书悦.本色语文 魅力语文:谈谈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特殊教育,2008(12).

[3]谢诗雨.情境教学在培智学校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3).

[4]黄丽娇.生活,让聋生语文学习焕发精彩[J].考试周刊,2017(41).

[5]陈向华.思维地图刮起培智语文课堂的“头脑风暴”[J].文教资料,2016(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