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可以这样说,班主任不仅扮演着班级教学管理工作中舵手的重要角色,也是学生学业灵魂的重要塑造者,在学生的学业成才发展过程中更是起着重要引导者作用。班主任不仅在学校、社会、学生家庭三个环节上起着沟通的作用,发挥着教育学生的桥梁或纽带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课堂纪律、生活卫生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管理。但是,无论班主任的工作有多繁杂,都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做到五育并重德育为首。
1.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1.1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高中班主任要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要使高中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事行为规范,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事行为准则,如果高中班主任本身都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行为规范,那谈和师德教育。要真正成为高中生成长的榜样,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在每周的课堂上告诉高中生一些真实而积极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仅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班主任老师的认识,而且它还可以对高中生不同思想道德价值观的起到教育作用;其次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制定班级规则来增强集体归属感和所有权。[1]如果班主任老师也违反这些规则那么老师也将受到纪律处分。这种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以便尽快实现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如果高中教师本身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那么学生也很难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最后,班主任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电影和书籍,让学生在电影放映和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了解人类的基本真理和做事,这种德育教学方法比老师简单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培训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1.2加入轮班制,调动高中生主体意识
其实民主性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逐步形成一种默认的观念,并在实际性的操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高中班主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需要依照班级管理的模式和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管理方式,更要适当地加入班级管理轮班制,这在班级民主管理中是实践性尝试的一种。而轮班制本身也包含许多职位及模式,例如,值日纪律委员、班长、卫生委员以及体育委员等。这些职位都应当在轮班制管理中。作为高中班主任,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关注宣传工作,帮助高中生在开展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应当在轮班制的管理中建立起多样化的评价体制,形成以学生为主的考核体制,使高中班级管理更加高效。虽然轮班制是以班主任管理的方式,但是高中班主任也应当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去赋予管理的意义,还要在制定管理目标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充沛的热情度。此外,高中班主任应当及时地让轮班负责人有责任意识,需要设置轮班的班长,做出班级整体化管理的控制工作。同时,高中班主任还要及时地向轮班的班长发布任务,要求班长按照任务中的条框逐一检查、总结,从而更好地展开各个环节的评价工作,在总结的过程中让班级管理制度更加系统、完整。此外,高中班主任需要更好地设置轮班工作,要让高中生在轮班过程中给出工作总结,使各个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为后面的轮班者提供有效、清晰的方向。例如,高中班主任应当及时地为每个岗位的轮班者提供一个工作记录本,这样能够帮助轮班者设定出清晰、合理的工作方向,并使轮班者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的总结、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等。
1.3联系实际,加强德育实践,促进德育内化
由开展理论基础工作到实践德育内化是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种本末倒置、外显内空的现象,即某些高中班主任在大力推行德育教育时,过分关注德育的教学形式,使德育内容与德育内容脱节,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这使得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枯燥,学生们很难真正领会德育的意义和存在价值。为此,班主任在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管理时,应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符合学生生理和精神心理发展规律的德育管理主题活动,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接地气。在德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德育的整体认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通过在实践中把德育所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整体认识,提升学生的德育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全面的德育人生价值感和观念。[2]
1.4放低身段,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班主任如果采用一种长者说教的方法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一般不太愿意接受,甚至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教育效果。所以,高中班主任一定要摆低姿态,以交友或劝导的方式对高中学生进行高中德育教育,这样做不仅使高中德育的教学效果更好,而且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形成。例如,高中班主任经常有机会对各类学生纠纷事件进行处理,很可能是学生打架斗殴事件,高中班主任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可以尽量降低姿态,以一种哥们、朋友的形象来教育学生,这些高中生一般比较容易讲究哥们义气,所以这种处理方式往往比说教式教育方法效果更好。
1.5增加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考核
为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班主任对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考核时,还应增加对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每学期考核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德育知识的考查,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顺利进行。[3]让学生从一件小事做起,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德育教育行动的主体,从一件小事做起,逐步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去感恩。
2.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是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培养人才的最迫切需要的教育是德育,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切实做好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高中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处世准则。为了使德育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实践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学生情感激励的德育策略,创新德育教学方法,使德育教学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新林.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天津教育,2021(21):29-30.
[2]沈丽娟.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35.
[3]陈健.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8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