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说文解字》玉部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
刘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纯,. 浅析《说文解字》玉部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J].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2.5. DOI:10.12722/ccn.2022.157047.
摘要:
汉字的构型具有一定的理据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以《说文解字》玉部字为基本材料,对其进行分类,结合当时社会的用玉实际,可由此探析作者许慎所处汉代社会的玉文化意识。
关键词: 说文解字;玉部字
DOI:10.12722/ccn.2022.157047
基金资助: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说文解字》由东汉许慎编著,是中国最早的以部首将文字进行分类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陆宗达先生在《说文解字通论》中认为:“文字的形体构造和词义的发展变化,往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说文解字》里同样蕴藏着很多有关古代社会情况的材料。我们研究《说文解字》,也应当把这些材料发掘出来。”

夏鼐先生在《中国古文明起源》中认为:“玉是我国古代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之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秦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一块和氏璧,也证明了玉器在古代的价值之高。玉部字位于《说文解字》第一卷上,共收字126个,重文17。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写作“王”,在上下结构的字中写作“玉”。《说文解字》对“玉”字的解释是:“玉, 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大意是说,玉有五种美德:“它的外表,温润且有光泽,就像‘仁’这一美好品德;它的纹理,由外向内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就像‘义’这一美好品德;它的声音,舒畅悠扬,从很远处也可以听到,就像‘智’这一美好品德;它宁可被折断也不会弯曲,就像‘勇’这一美好品德;它虽有棱角,但绝不伤害他人,就像‘洁’这一美好品德。玉这个字的外形,就像三块玉被一竖穿起来。”可见,玉在古代社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玉部字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自璙以下皆玉名也;瓚者,用玉之等级也;瑛,玉光也;璑已下五文记玉之恶与美也;璧至瑞皆言玉之成瑞器也;璬珩玦珥至瓃皆以玉为饰也;玼至瑕皆言玉色也;琢琱理三文言治玉也;珍玩二文言爱玉也;玪以下六文玉声也;瑀至玖,石之次玉者也;至瑎,石之似玉者也;琨珉瑶石之美者也;玓至皆珠类也;琀二文,送死口中玉也;璗,异类而同玉色也;谓能用玉之巫也。”根据段说,我们将玉部字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一)玉器的名称

玉部字中被释为“玉也”的单字有:璙、瓘、璥、琠、、、玒、、琼、珦、、珣、璐。被释为玉的复音词有“璠璵”“瑾瑜”,“璠璵”指的是“鲁之宝玉”,“瑾瑜”指美玉。玉部字中被称为美玉的还有:璿、琳。与之相反的是被称为朽玉的“珛”。“璑”被释为“三采玉”,“瓒”被释为“三玉二石”,是由于“天子纯玉,公四玉一石,侯三玉二石”,“璑、瓒”都是指相对而言较差的玉。

除了以上被释为“玉也”、“美玉”以及朽玉的玉部字之外,还有一系列表示玉器名称的字,它们多是指作为信物的瑞玉,或是用于装饰衣服、刀剑的佩玉。如:“璧,瑞玉环也。”,瑞,是指以玉为信。《释器》言:“肉倍好谓之璧,边大孔小也。”“玦,玉佩也。”玦如环而缺,《九歌》注曰:“玦,玉佩也。先王所以命臣之瑞,故与环即还,与玦即去也。”“珌,佩刀下饰,天子以玉。”

(二)、与玉器相似的器物的名称

其中石器占很大一部分,包括“石之次玉也”,如:玪、璓、玖、玽等。“石之似玉也”,如:瑀、琂、琟、瑂、璒、玗、瑎等。以及“石之美也”,如:珉、瑶。其中“瑶”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玉之美者”。但综其在《诗经·卫风》:“报之以琼瑶”其中“瑶”被释为“美石”,《九歌》注也曾提及“瑶,石之次玉者。”因此,“瑶”应为“美石”而非“美玉”。

除石器外,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其他用于装饰的精美器物,如:珠、玭、珕、珧、玟瑰、琅玕、珊瑚等。

(三)、与玉器特征相关的字

包括描述玉器的颜色、声音等。如:“莹,玉色也。”指玉器的光。“瑕,玉小赤也。”《子虚赋》言:“赤瑕驳荦。”张注云:“赤瑕,赤玉也。”表示玉器声音的字有:玲、玱、玎、琐、瑝、琤。均被释为“玉声也。”

(四)、与玉器的用途相关的字

包括对玉器的把玩、治理、使用等。如:理、琱、琢均被释为“治玉也。”其中“理”由“治理”义引申为“道理、纹理”,是指按玉器的花纹来治玉。“玩”被释为“弄也。”在《说文解字·廾部》:“弄,玩也。”二者是为转注,本义是指玩弄把玩玉器。

玉器在古时社会还有一重要用途,即用于丧葬和祭祀。“琀”是指“送死口中玉也。” 《说苑》对社会各阶层丧葬中所用晗玉作了详细的记载:“口实曰口含。天子晗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员,庶人以谷实。”

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灵巫,以玉事神。”可见古时玉器不仅用于配饰、瑞玉、丧葬,还可用于侍奉神灵。

总结:通过上文对玉部字的分类,我们得以窥探许慎所处的汉代对玉器的重视。正如《说文解字》对“玉”字的释义,玉器常被释为美德的象征。即使在当下,我们也常用“玉”这个语素构成褒义词,如玉女、玉照、玉音等。可见,汉民族对待玉器从古至今都持赞赏的态度。

参考文献:

段玉裁 1981 《说文解字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许  慎 2013 《说文解字》 北京:中华书局。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